清晨初露,雲端城一如既往地車水馬龍,彷彿沒有一刻停歇。街道上,公共汽車夾雜著機車、私家車,各自鳴笛催促,趕著奔向新的目標。對這個城市來說,每一天都像是一場迴圈往復的競賽,而對每個個體而言,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紋理。

陸塵走出旅館,深深呼吸了一口帶著汽油味與煙火氣的空氣。昨夜的思考還在腦海裡迴盪:工地務工者的焦急、街頭藝人的頹然、公益站的忙亂,讓他看到了這座城市光鮮外表下的另一面。周燁的鏡頭雖然記錄下了某些瞬間,卻難以將其轉化為馬上可見的改變。他明白,現實與理想之間往往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想要盡一份微薄之力。

正思忖間,口袋裡的手機突然振動,是沈柔的來電。她的聲音依舊急促:“陸塵,王姐他們那邊情況有些起色,但也遇到了新困難。你現在方便來公益站嗎?”

“好,我馬上到。”

結束通話電話後,他與周燁取得聯絡,兩人約好在公益站門口碰頭。此時正值上班高峰期,街頭人流湧動,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目標奔走。陸塵與周燁卻逆流而行,踏上通往公益站的那條舊巷。

一進門,便看見王姐和幾名工友坐在簡易的長凳上,神色裡帶著幾分焦慮,卻也比前幾日多了幾分希望。沈柔正拿著筆記本記錄他們的需求,一臉認真。

“昨天有個新工地肯收留我們一部分人,只是工種不同,工資也暫時不高。”王姐說明情況,“但至少能先活下去,等後續包工頭的事情解決了,也許還能要回那筆被捲走的錢。”

“能找到活兒就是好事,”陸塵安慰,“那你們的‘健康廚房’計劃還能繼續嗎?”

王姐略顯尷尬:“這個嘛……好幾個工友要調到新工地,沒時間也沒精力來學做飯了。暫時只能先把想法放一放,我一個人也忙不過來。”

沈柔補充:“不過我們想請教你們的意見,看看能不能透過線上募集或社群活動,先把‘健康廚房’辦起來,讓更多務工者受益。”

聽到這裡,陸塵思索片刻:“線上募集是個方向,但需要有一個明晰的專案方案,比如你們的目標人群、具體教學內容、硬體設施需求都要列出來。別人捐款或捐物,也要看到可信的執行力和成果。”

王姐低頭:“我只是個普通廚師,哪能寫出那種漂亮的策劃。”

周燁看了看陸塵,主動開口:“其實我可以幫忙拍點宣傳影片,記錄你們想做的事,也拍一下這些務工者的真實處境。對外發布時,能讓大家更直觀地瞭解專案意義。”

陸塵點頭贊同:“好主意。再輔以一份簡單的文字方案,沈柔那邊應該有人能寫。只要讓公眾感受到專案的可行性,資金和物資問題或許能得到部分緩解。”

沈柔神情大喜:“可以啊,我們公益站一直想拍攝一段影片,只是苦於沒人手。周燁,你能幫忙的話,真是太好了!”

王姐眼裡也泛起感激:“那……就拜託你們啦。我很想把這件事情做好,只是苦於沒有資源,也不懂媒體宣傳。”

周燁安撫道:“您放心,我拍完會先給你們看,沒問題再對外發布。同時尊重你們的意願,不會把那些不想公開的部分放上去。”

就在幾人商量細節時,外面突然傳來一陣鼓譟,似乎有人在呼喊。沈柔趕緊走出去檢視,發現是之前那批失業工友裡的一名年輕小夥子,慌慌張張地衝進公益站:“不好了!我那幾個老鄉跟包工頭髮生衝突,揚言要去工地鬧事,說討不回錢就要把場子砸了!”

這話一出,王姐和其他工友都驚慌失措。陸塵臉色一沉,知道若真爆發衝突,對方不僅要承擔法律後果,也可能被社會輿論扣上“無理取鬧”的帽子,形勢只會更糟。

“小夥子,他們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