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畝的玉米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

其實玉米很早就能吃了,但為了產量能高一些,一直等到玉米苞葉由綠變黃,由黃變白且開始蓬鬆時,才開始收割。

當然,這些都是流放指南里寫的,李婉寧她們打算收割是因為村長特意來和她們說玉米可以收了。

要說這個村長真不錯,知道她們不懂這些,每到節點都會稍微提醒一下。

但李婉寧也不能全靠村長呀,還有十年呢,於是帶著家裡一大夥兒人去地裡對著流放指南觀察成熟的標準是什麼。

首先籽粒乳線消失,大家將玉米撥開,確實沒看到什麼線,但是由於之前也沒有很仔細的觀察過玉米粒,不太知道那條線怎麼回事,沒事,明年再細細觀察記錄。

其二是籽粒基部出現黑層,這個容易,拔掉玉米粒就能看到。

第三是玉米粒含水量適中,用指甲掐一掐,記住這個手感,以後也可以用來稍事判斷。

李婉寧也掐了,明顯不是以前啃的那種一掐就出水的嫩玉米。

“我們怎麼個收法呢?”李婉寧看了看一大片的玉米地。

看著玉米生長的高度,好像大孩子們都能夠得著,劉伯琛的個頭就需要抬著手了。

突然靈機一動,劉伯琛出主意:“母親,咱們將車推到這裡來,然後大哥二哥他們將玉米棒子掰下來直接放到車裡,或者扔到地上,我和三哥就想掰了棒子的玉米杆割下來,扔到一邊,我們一排一排收進去,這樣應該最快。”

好嘛,這個安排是他們幾個就搞定了?真是個愛勞動的娃。

李婉寧想一想,一排一排收應該是效率比較高的,不過老三老四割杆子有點費勁,得調整一下:“連翹,咱們兩個掰玉米棒子,伯遠和伯青割玉米杆吧。”

玉米杆割回去曬乾了燒火,就省得老大老二經常上山砍柴了,用不了的也可以丟在地邊堆肥,割完的地面上露出來的玉米碴子也可以一把火燒了當肥料。

劉伯琛聽著李婉寧的安排沒有他,急道:“母親,那我和三哥幹什麼?”

李婉寧看著這個生怕自己沒用的娃,笑了笑:“你和你三哥就撿玉米棒子,整理玉米杆兒吧,然後還要幫你杜若姨裝車送回去。”

剛好三個小的也來了,劉雅柔在旁邊細聲細氣道:“母親,我也可以幫忙。”

劉伯輝也著急湊熱鬧,劉亞琴雖然沒說話,但看著那架勢就是要幹活的意思。

李婉寧手一揮:“那還等什麼?開始吧。”

相比於割麥子來說,李婉寧認為收玉米要稍微好一點,最起碼有一部分工作是站著做的。但是割杆子的人有點累,所以三個大人也會替換一下老二老三,讓他們休息一下。

默契是多次的配合培養起來的,這麼多天大家一直在一起幹活兒,多少也有了那麼點意思,加上人多,小不點們雖然幫不上踢啊多忙,但多少也有點用,所以這次的收割非常的順利,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收好了。

玉米收回來後襬了一院子,玉米杆也整整齊齊的摞在牆角,別以為工作就此結束,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在等著大家,就是剝玉米粒。

現在的糧稅收的不是玉米棒子,而是剝好的玉米粒,所以除了紅袖和劉雅婷,其他人一起動手,進行這項浩大的工作。

剝玉米粒先要拿著硬物將玉米棒子任一列的玉米粒摳下來,然後將兩個摳好的玉米棒子對著搓,將玉米從缺口處一列列的搓下來。

聽著不難,好像還有點好玩,但要搓四畝地的玉米粒,就是一件苦差事了,而且搓久了會手疼。

現在家裡要保護手的人可多了,除了兩個繡帕子的,那三個抄書的胳膊和手也不能太累著,所以就讓他們量力而為,別影響抄書,其他人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