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政務研習(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大楚皇宮那莊重肅穆的宮殿之中,時光悠悠流轉,長樂公主古芯羽在太學院的學習之旅漸入佳境。這一日,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靜謐的書房內,丞相奉文帝之命,前來教導長樂公主處理全國政務,一場關乎國家治理的知識傳承與智慧啟迪之旅,就此拉開帷幕。
丞相身著一襲深紫色的官服,袍角繡著精緻的金色雲紋,頭戴烏紗帽,帽上的配飾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光,他步伐沉穩地走進書房,見到長樂公主,恭敬地行禮:“臣,拜見長樂公主殿下。陛下聖諭,命臣輔佐殿下學習處理全國政務,臣定當竭盡所能。”
長樂公主起身相迎,微微屈膝還禮:“有勞丞相大人,本宮深知此乃重任,必當潛心學習,還望大人多多賜教。”
丞相微笑著點頭,眼神中帶著期許:“殿下聰慧過人,定能領悟其中要義。今臣先為殿下講解國家財政之事,殿下可知,國之財政,猶如大廈之根基,關乎國家之興衰。”
說著,丞相走到書桌前,鋪開一幅大楚的疆域圖,手指沿著河流與山川的脈絡緩緩劃過:“殿下請看,我大楚地域遼闊,然各地物產不同,賦稅亦有差異。南方水鄉,盛產稻米絲綢,其賦稅多以糧食與織物為主;北方草原,畜牧興旺,便以牲畜皮毛等物充作賦稅。”
長樂公主凝視著地圖,若有所思:“丞相大人,如此說來,各地賦稅種類不同,那朝廷如何統籌調配,以滿足國家各項用度?”
丞相微微點頭,讚賞地看了長樂公主一眼:“殿下此問切中關鍵。朝廷設有戶部,專司財政之事。戶部官員會根據各地賦稅情況,統計入庫,再依國家所需,分配至不同之處。諸如軍費開支,用於邊疆防禦與軍隊建設;官俸支出,以養百官,使其能盡心為朝廷效力;還有興修水利、修築道路等公共工程,亦需大量錢財。”
長樂公主輕輕皺起眉頭:“丞相大人,若遇災年,賦稅減少,而國家用度卻不能削減,又該如何應對?”
丞相輕撫鬍鬚:“殿下所慮甚是。災年之時,朝廷一方面會開倉放糧,賑濟災民,此乃保民生之舉;另一方面,則需削減不必要之開支,如宮廷宴樂、修繕宮殿等費用可酌情減少。同時,亦會鼓勵富戶捐款捐物,共度難關。往昔曾有先例,某地遭遇洪災,當地知府動員鄉紳富戶,籌集錢糧,修築堤壩,安置災民,朝廷亦撥出專款,協同救災,終使百姓度過危機,地方恢復生機。”
長樂公主微微點頭,心中對國家財政之事有了初步的認識。隨後,丞相又將話題轉向人事管理。
“殿下,國家之興盛,亦賴於賢能之士。朝廷用人,關乎吏治清明與否。吏部主管人事,選拔官員,需考量其品德、才能、學識等多方面因素。”丞相神色凝重地說道。
長樂公主疑惑地問:“丞相大人,那如何確保選拔出的官員皆為賢能?”
丞相回答:“殿下,選拔官員之途,有科舉一制,天下學子皆可應試,憑真才實學入仕。然科舉之外,亦有舉薦之法,朝中大臣或地方官員可舉薦賢才。但此中亦有弊端,或有徇私舞弊之人,故而需有嚴格之審查制度。吏部會對舉薦之人進行考核,調查其過往經歷、政績口碑等,若發現不實,舉薦者亦會受到懲處。”
長樂公主沉思片刻:“丞相大人,若官員在任期間有貪腐瀆職之行,又該如何處置?”
丞相眼神中閃過一絲冷峻:“殿下,若有官員貪腐,朝廷絕不姑息。有御史臺負責監察百官,一旦發現官員不法行徑,便會展開調查。證據確鑿後,依律懲處,輕者罷官削爵,重者抄家滅族。曾有一地方官員,貪汙受賄,魚肉百姓,御史臺接獲舉報後,暗中查訪,終將其罪行揭露,該官員被判處死刑,家產充公,其家族亦受牽連,此例足以震懾百官,維護朝廷吏治。”
在丞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