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張秋瑞是位不溫不火的作家,在某點寫作,典型的不溫不火,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稿費到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

穿越而來後,張秋瑞發現後世看的影視、小說,在自己的腦海裡面特別的清晰,就像是自己親身經歷過一般。

所以,她再開個寫作副業賺錢,不是天經地義了,現在‘抄’那本小說比較好。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傷痕文學在文壇佔據主導地位的一種文學現象,81年走向式微。

因為這個時代的百姓經過了長期的動盪與苦難,心靈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它不僅是對過往苦難的回顧,更是對人性、正義與希望的深刻探討。

所以,‘抄’第一本小說出來,得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

只是,自己年紀還太小了,要是真寫了小說,刊登後,身份會不會暴露到時候引起一系列的麻煩呢?

........。

“秋瑞,之前你讓我打造的木槽我已經給你做好了,按照廚房的尺寸,我做了三個,都放在廚房左右和背面三個方向。

你去瞧瞧,符合你要求不?另外稻草也撿了一大把回來了,都堆在哪兒了,石灰也準備了一小袋。”這日等張秋瑞回去,她三哥早就到家了,在廚房當中指著裡面幾個木槽道。

“很好,我很滿意。”張秋瑞一聽,連忙上前去檢視,木槽都是按照自己的要求打造的,一個兩米,兩個一米五,高有六十公分。

要是蘑菇培育長成,三個木槽收穫上來的蘑菇,估摸著要小七八斤的樣子了。

“小姑,你要小叔給你做的木槽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用的啊?”跟在張秋瑞身後回來的明琪好奇的問道。

“三哥,明琪我也不瞞你們,我打算用這木槽來培育種植蘑菇的?”日後她種出蘑菇的事情肯定是瞞不住她三哥和明琪的,還不如直接告訴他們兩人,到時候他們兩人也能夠搭把手幫得上忙的。

“這蘑菇不是隻能夠長在山裡頭的?咱能夠種的出來?”張文民一聽,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的。

七五年,在國內還沒有培育種出蘑菇的先例,最早的是日本成功實現了在室內培育姬松茸出來。

“我看了幾本農業相關的書籍,也是瞎琢磨試試看,看能不能夠培育種出蘑菇出來的。

所以,早先我把撿來的蘑菇根部切下來,用於當做種子試試的。反正閒著沒事幹,試試看看了。”張秋瑞早就準備好了說辭道。

“種蘑菇也要土的?這沒土怎麼培育,我去給你挑點土來。”張文民見自己小妹這麼積極,也不好打擊她上進,也沒說其他消極的話了。

“三哥,別弄了,我之前看蘑菇也長在木頭上的,我就實驗一番,看看蘑菇能不能夠長在這稻草或是木槽中,你就別勞師動眾了。

接下來我帶著明琪忙活,不過你們也別抱著很大期望,要是真給我種出來了,你們也別太吃驚。”張秋瑞給他們兩人打了一針預防針。

隨後,張秋瑞帶著張明琪忙活了起來。

先是起鍋燒水,把稻草用沸水煮一遍,這樣做的目的是殺菌,防止稻草中潛藏的病菌或蟲卵影響蘑菇的生長。

接著,他們將煮過的稻草撈出,也不需要瀝乾水,保持溼透,在撒入石灰上去混勻,這樣做的目的是平衡酸鹼度的。

準備工作完成後,張秋瑞和張明琪開始將處理好的稻草一層層地鋪進木槽中,每鋪一層就用手輕輕壓實,確保稻草之間緊密接觸,但又不至於過分緊實影響透氣性。

還特意在稻草層之間撒上了她準備的平菇根根部,美名其曰想要長出蘑菇出來,就要靠這個種子了。

實際上,張秋瑞早就把揹包的菌棒磨成了粉,撒了一層又一層到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