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內的眾人面面相覷,蘇運更是期待地看著蕭霆,他總覺得蕭霆發現了一些和系統畫面有關的線索。

“相信大家已經熟悉了兇手之前做過的案子,你們也從中發現了一些規律。”

蕭霆環顧四周,目光落在了蘇運的身上,“兇手的目標都是年齡20歲到40之間的獨居女性,他作案的地點都是受害者的住處,但這些住處都很偏僻,從來沒有過臨街的房子。”

蘇運被蕭霆盯得有些不自然,他總覺得蕭霆講這麼清楚是為了讓他更瞭解案情,畢竟派出所民警可看不到卷宗。

“在他連續作案期間,每次殺人相隔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講,這叫做連環殺手的固定殺人週期。”

犯罪心理學這個詞對小城市裡的警察們完全是一個新詞彙,周邊的人都投來求知的目光,讓蕭霆意外的是,蘇運竟然對這個詞沒有任何陌生感。

按理說犯罪心理學是研究生的課程,一些老教授在本科教學的時候確實會提到,可蘇運不是沒參加過大學的課程嗎?

蕭霆不知道的是,犯罪心理學這個詞在蘇運的上一世早就爛大街了,不管是刑偵類的小說還是影視劇,不提上幾句犯罪心理學都不好意思拿給別人看。

蕭霆繼續說:“殺人週期可能由很多因素構成,比如兇手變態的心理,比如眼下這個兇手,他連續作案從未留下痕跡,所以我認為這個週期是他制定的尋找目標的時間。

在這一個月內,他要更換城市,要在下一個城市尋找目標,然後研究目標的生活習慣,制定萬無一失的作案計劃。

這是一種連環殺手的行為習慣,他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年,確實存在改變的可能性,但之前的幾起案子沒有任何跡象,所以我不覺得是他主動改變了習慣。”

參與過一些命案的葛樹林第一個聽懂了蕭霆的意思,“作案點選取的不對,殺人週期也發生了改變,那你為什麼還認為是同一個兇手呢?”

蕭霆回答:“省裡的專家推斷切割手指的工具是雪茄剪,死者手指切面整齊,明顯是利器所為;死者四肢有繩狀淤青,說明她生前被兇手捆綁過;下身出血,顯然她遭受過非人的虐待。

這些都符合兇手的作案特徵,相信屍檢報告中也會支出死者的下身被兇手用消毒液清洗過,這也是兇手的作案特徵之一。”

蘇運愣了一下,他再次看向屍體,先前屍體頭朝門口,蘇運看不到她下身的情況。

進門之後又被法醫遮擋了視線,到現在蘇運都沒看過屍體的全貌。

此刻法醫已經在茶几周邊蒐證,蘇運站在茶几的側面,屍體的腦袋恰好正對著蘇運。

雖然屍體臉部臃腫,蘇運還是能想象到她充滿恐懼的神情,似乎直到死亡的那一刻兇手都沒有停下對她的折磨。

蘇運向屍體的下身看去,那裡也有一灘乾涸的血跡,但血跡明顯比其他地方的淡了許多,就好像被其他液體稀釋了一般。

原來,蕭霆的所有的推理都是有跡可循的。

“這絕對是一次意外。”蕭霆忽然說,“一定是發生了什麼意外刺激到了兇手,讓兇手打破了自己的規律,或許死者能幫我們找到兇手的秘密!”

意外!

蘇運感覺這個詞特別合適,因為他很清楚兇手還會作案,而且作案地點仍舊在南丘市。

這一刻,蘇運特別希望蕭霆能繼續推理下去,然後說出兇手還會在這裡作案的結論。

然而事與願違,蕭霆畢竟不是神明,他怎麼可能透過鮮少的線索得出那種驚人的結論呢?

一個小時後,現場的勘察暫時結束,蘇運跟著刑警隊的眾人走出了房間。

來到門口的時候蘇運又朝裡面看了一眼,他的心中忽然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