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鴿子市(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到自己的臥室,林李換上了一件舊棉襖和一條舊棉褲,雖然不新,但卻十分保暖。
他從抽屜裡拿出那把匕首,放進挎包中,隨後又檢查了一下隨身攜帶的擼子,也放進挎包裡。
穿戴整齊後,林李回到客廳,跟爺爺道別:“爺爺,我走了,有啥事你就喊鄰居幫忙,我很快就回來。”
爺爺點點頭,目光慈祥:“去吧,路上小心點。”
林李笑了笑,推開門走了出去。
冬日的寒風迎面吹來,他緊了緊圍巾,感覺整個人精神不少。
街道上,行人稀少,大家都縮在厚厚的棉衣裡,匆匆趕路。
他沿著衚衕一路走著,往德勝門方向,前往那邊的鴿子市。
在這附近有兩個鴿子市場,崇文門外鴿子市:賣估衣,販舊貨。
建國以前稱為“東曉市”,而早年的東曉市夜半開市,天亮就散了。
這兒以售賣估衣為主,其他貨物魚目混珠,既有來路不正的,也有珍奇物品,更有假貨蒙人。
東曉市源起何時現無可考,但東曉市在清代時已經形成是沒有疑問的。
清乾隆年間久居北京的吳長元所著《宸垣識略》記載:“東曉市在半壁街南,隙地十餘畝,每日寅卯二時,貨舊物者交易於此,惟估衣最多。”
由於挨著崇文門,東曉市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東曉市在清代時位於崇文門外藥王廟逶西,半壁街南(藥王廟現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學附近)。
民國以後,這兒的空地陸續蓋起房屋,東曉市才逐漸東移。
解放前東曉市已移至西臨紅橋、東大地,東至蔥店街,北至沙土山,西至唐洗泊街,南至法華寺一帶,方圓足有一平方公里範圍。
衚衕內兩旁是地攤,每個地攤佔地不過三五尺見長,攤與攤相連,每天開市顧客雲集,爭購物品。
後面漸漸發展成了白天鴿子市。
而德勝門北鴿子市:貝勒擺攤,洋貨居多
除了崇文門外的鴿子市,德勝門附近的鴿子市在早年間也是熱鬧著呢。
跟崇文門不同,因為挨著什剎海附近的眾多王府、豪宅,從清末到民國,在德勝門撿漏發財的傳說讓眾多古玩愛好者趨之若鶩。
鴿子市不同於“黑市”,這邊主要售賣的都是一些舊物,並沒有糧食售賣,更由於現在處於“三年困難時期”,哪怕是政府也會給平民老百姓一個活路。
任何時期任何事情,只管堵是不行的,該疏則疏,老百姓也需要填飽肚子,也需要生活生存。
“不僅僅是這個年代,其實按道理來說,不管哪個時期,光堵不行,也要適當的疏。”
經過了50多分鐘,終於到了崇文門外的鴿子市,林李一到這裡,便覺得以後還是多來,確實有很多的舊物,古董擺在攤位上。 但是沒有賣糧食的,全是二手傢俱什麼的。
林李開始閒逛起來,打算先看看行情,熟悉熟悉情況,這一路走來,可把林李高興壞了,因為這裡的東西確實很好,瓷器很多,字畫不少,傢俱很好。
走到一個瓷器攤位,林李看到一排青花瓷茶具,精緻的花紋讓他不禁停下腳步。
攤主是個中年男子,見有人感興趣,便熱情地介紹:“這是一套民國時期的茶具,儲存得很好。”
林李點點頭,仔細端詳這些瓷器,心裡盤算著:“看起來不錯,不過得再看看其他地方。”
他繼續往前走,來到一個賣字畫的攤位。攤主是個有些文藝氣息的老先生,正悠閒地喝茶。攤位上掛著幾幅看起來很有年代感的字畫。
“這畫看起來不錯,是誰的作品?”林李指著一幅山水畫問道。
老先生放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