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78集《妙法蓮華經》(第4/7頁)
章節報錯
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
作為“如來亦復如是”。我有資格做你們的大導師,因為我知道三界生死的煩惱跟惡道,內有煩惱,外有惡道,所以這個是險難長遠,過程充滿了險難,路途又特別遙遠。所以,佛陀這個時候更重要的是善巧方便。就是佛陀要隨時判斷“應去應度”,什麼時候必須要繼續往前走,什麼時候可以暫時休息。
所以佛陀度化眾生,其實初階段,善巧方便更重要。因為弟子一開始要得到的,就一個乞丐來說,他不是馬上需要珍寶,他是要有一口飯吃。所以你說,欸,我給你珍寶,更好,關鍵是不契機。他在外面流浪,吃了這麼多痛苦,他希望有一個小小的地方住,有一口飯吃,他就夠了。所以作為導師,他要知道“應去應度”,他要知道這個人的根機,有沒有能力繼續往前走;或者是不能走了,再走下去就退轉了,他就不想學佛了。所以他要善知去度,什麼時候可以繼續讓他走,什麼時候要先讓他休息。這是導師的方便。
醜二、合將導喻
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盤。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盤,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如果說,欸,這個世間上只有成佛之道,中間沒有休息站,那麼一般的生死凡夫就會怎麼樣?“不欲見佛”,不欲親近大乘佛法了。就是學佛太難了,我乾脆修外道,修學禪定,至少我還能夠生到四禪天、四空天。既然“佛道久遠”,而且要“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道我們凡夫長時間在三界流轉,已經怎麼樣?已經內心“怯弱下劣”。所以必須要用方便力,在中間要施設一些休息站。
所以佛陀講三乘法,甚至於講五乘法,說兩種涅盤,說有餘依涅盤,說無餘依涅盤。那麼弟子們在這兩種涅盤當中,得到完全休息以後,佛陀再說“汝等所作未辦”,你們必須繼續往前走。因為他休息好了,你就可以再給他壓力了。因為你所安住的涅盤,它只是近於佛慧,還不是佛陀的智慧,所以你應該觀察這個涅盤,是“非真實也”,是佛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這是講到方便引導。
這以下合法。
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就好像前面的導師為了給大家充分的休息,而變現的一種廣大的化城,等到大家休息以後就說明寶所就在附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這個地方很重要的一個觀念是,小乘的涅盤雖然是方便,但是重點在這句話——“近於佛慧”。我們說明一下。
凡夫離佛陀的智慧是非常遙遠的,因為他向外攀緣。所以所有的修行最難最難的就是初果之前這個階段。就是,你的成佛之道第一件事情,請你先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因為這個地方的變數實在太大。我們過去生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我們內心累積了無量無邊的煩惱,所以成佛之道踏出第一步是最難的。你一旦到了初果,後面就是四個字解釋了,只要你成就初果,後面就是“近於佛慧”,後面就很自然了。最困難的階段,如果你不施設方便,那就沒有幾個人可以成就了。
,!
就像大乘佛法一樣,今天如果沒有施設淨土法門帶業往生,比如說,欸,從現在開始,咱們不要談休息,菩薩道就是生生世世投入生死輪迴當中,歷事煉心,不怕失敗,絕大部分人會退大取小。就是,沒有淨土宗的話,絕大部分人退大取小。因為很簡單,你如果先成就偏空涅盤,利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