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裴行儉,上門求字(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唐是浪漫的,只是這種浪漫,獨屬於士大夫階層。
正因為大唐的浪漫,才有讓人璀璨奪目的唐詩。而魏叔玉的亂入,無疑提前推開了那扇大門。
唐代科舉名目繁多,但最主要的有兩類。一類叫做明經科,一類叫做進士科。
當時在士大夫間流傳著兩句俗語: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透過俗語可以看出,明經科很好考,而進士科卻很難。它之所以很難,因為進士科要考詩賦。
出彩的詩,不是那麼好寫滴。
“駙馬爺,今天又有十幾位送來行卷,您不打算瞧一瞧嗎?”
鄭麗婉口中的行卷,就是一些士子將他的詩寫好捲起來,送給考官或者達官貴人。
隨著魏叔玉的幾首詩流傳開來,越來越多計程車子向公主府送上行卷。
“有沒有抄錄下來,讓本駙馬瞧瞧。”
唐代行文方式喜歡豎版排列,魏叔玉有些看不習慣,每次他都讓鄭麗婉橫版抄錄一遍。
鄭麗婉從懷裡掏出冊子,遞交給魏叔玉。
“駙馬爺,奴婢覺得有幾首還馬馬虎虎。”
魏叔玉隨意打量一番,在其中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
仔細看看裴行儉寫的詩,說起來真的很一般,但他的字是真沒得說。
看上去像印刷的一般!!
“麗婉姐,將裴行儉帶過來吧。”
裴行儉出身河東裴家,說起來他與魏叔玉的母親,還有點親戚關係。
真要是論起來,魏叔玉與他是老表關係。
河東離長安不遠,他這個表哥來找他,莫非有什麼事情要求他?
就在他發著呆,一道洪亮的聲音打斷了他。
“見過魏駙馬。”
一看見裴行儉,魏叔玉莫名的感到一陣親切。
“哈哈…不愧是河東裴氏,跟本駙馬一樣,長得丰神俊朗、風流倜儻!!”
“啊??”
裴行儉一下子懵逼了。
魏叔玉的話他都不好接,他更沒料到魏駙馬如此自戀。
“怎麼像呆頭鵝一樣,快坐下來吧。”
一旁的鄭麗婉很詫異,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魏叔玉,對一個外人如此客氣。
不僅令人端上精緻的點心,還送上價值萬金的茶水。
“說吧,表哥不在河東好好讀書,跑到長安瞎浪個雞兒??”
裴行儉再次懵逼。
他本來就在長安進學,說起來與魏叔玉還是同學吶。
“魏駙馬,守約從貞觀2年開始,一直在長安進學。真要是說起來,守約與駙馬有同窗之誼。”
聽完裴行儉的話,魏叔玉總算明白其中的緣故。
裴行儉老爹裴仁基原本是虎牢關守將,後來與羅士信、秦瓊一同投靠了李密。
裴仁基腦殼進水,挾持王世充擁立楊侗為帝復辟隋朝,最終裴仁基被殺。
年幼的裴行儉朝被羅士信收養。只是沒過多久,羅士信死在劉黑闥手裡,最終李世民收養了他。
“表哥在崇文館進學過,為啥叔玉沒見過你。看來表哥也喜歡逃學,這樣做對得起陛下嗎?”
裴行儉直接尬住,心裡對魏叔玉吐槽不已。
我尼瑪,你魏叔玉好意思說這種話,你總共都沒在弘文館待兩天。
“行了,以後可不能再逃學,這種陋習要不得。”魏叔玉語重心長的勸著。
裴行儉心裡像日了狗一般,他魏叔玉有臉說這種話。
“表哥,今天過來有啥事?”
裴行儉收斂心神,語氣肅然道:“坊間傳聞魏駙馬詩書畫三絕,守約特意過來求一幅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