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敵101師團來了(第1/4頁)
章節報錯
教導總隊連續激戰挫敗日軍,陣地屹然不動。
第9師團長吉住良輔一籌莫展,由於遭受了巨大的傷亡,畏縮、萎靡不振的情緒已經在苦戰已久的一線官兵中不斷蔓延。
按照慣例,傷亡超過30%就被認為受到重創,傷亡超過50%就是受到了殲滅性打擊,需要撤到後方休整。
然而連續激戰下來,整個師團大隊長傷亡了4人,有些處在攻擊一線的步兵中隊傷亡率高達90%,但由於戰況慘烈無法撤下來,只能就地補充。
最讓吉住良輔煩躁鬱鬱的是,野戰重炮兵第5旅團長內山英太郎竟然直接拒絕了他再次實施炮火打擊的要求,理由是第九師團過於依賴炮火,消耗了過多的炮彈,導致派遣軍彈藥儲備量已經無以為繼。
搞得吉住良輔惱羞成怒地一個勁抱怨:“要不是司令官一直逼著儘快攻克吳淞江,我能這麼瘋狂打炮嗎?”
“打炮狂魔”吉住良輔的心裡更加涼了下去:要知道我軍之所以能大規模進攻,造成華夏軍重大損失,完全是依賴強大的陸空火力。每次發動進攻前,先進行二十分鐘的重炮火力襲擊,華夏軍第一線的簡易工事多被嚴重破壞,方能得此成效。
要是沒了重炮火力,士氣低落的我軍士兵還能繼續發動進攻嗎?
攻佔淞滬樞紐要地大場後,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下令兵站監部準備一個會戰份的彈藥量,以保障西線和吳淞江的攻勢作戰。
一個會戰份彈藥量大概是20個基數,每門75毫米山野炮為2000枚炮彈,105毫米榴彈炮為1500枚,150毫米榴彈炮和105加農炮為1000枚。
正常情況下,一個會戰份彈藥量基本可以滿足1個月作戰的消耗,沒想到不過短短數天的激戰,就已經消耗掉了大半部分。
尤其是大口徑炮彈的消耗最為驚人,像第九師團這樣毫無節制瘋狂打炮的放縱之舉在東洋陸軍的作戰史上都是空前的,竟然短短數天就把儲備量幹得即將告罄。
而派遣軍兵站監部還面臨一個極為頭疼棘手的問題就是前線的補給運輸,日軍的機動車輛效能不高,數量也不足,每顆大口徑炮彈裝一個木箱,兵站汽車隊的卡車一次只能裝36箱150毫米炮彈。
由於連線幾天下雨,泥濘的道路更使得整天疲於奔命的汽車兵和輜重部隊叫苦不迭,怨聲載道。
20餘萬大軍單單每天消耗的補給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再加上巨量的彈藥消耗,讓依靠海路遠端運輸、前線補給又不力的滬上派遣軍陷入了補給危機,前線部隊抱怨不斷。
兵站監伊田常三郎為了保障派遣軍的補給量已經焦頭爛額,儘管盡了最大努力使出渾身解數,但是也確實已無力維持如此大規模長時間的進攻。
接到兵站監部的報告後,松井石根再也坐不住了,以至於他不得不要求前方部隊節約使用炮彈,同時又開口向華北方面軍緊急求援借炮彈,並請求國內軍部再給派遣軍增加一個會戰份的彈藥量。
獲知華夏國軍一戰擊毀帝國20多輛戰車和裝甲車、擊毀擊傷10餘架飛機的戰報,日軍軍部高層大為震動,誰也無法相信裝備落後的華夏軍竟然在逆境中還能打出如此漂亮的戰果?
淞滬開戰到現在,面對各方面都遠遠落後的華夏國軍,派遣軍竟然已經傷亡了近10萬人,這是帝國曆史上僅次於日俄戰爭的第二大傷亡,這也就罷了,最無法忍受的是付出這麼慘重的代價竟然還沒能打贏?
這讓曾經放言三月滅亡華夏的軍部高層情何以堪?又如何向國內民眾交代?
軍部高層更想不到此事甚至還驚動到了天蝗頭子,裕仁竟然極為罕見的過問了此事。
參謀本部認為滬上派遣軍當前的攻勢已無法從根本性扭轉戰局,在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