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四時繡(第3/3頁)
章節報錯
之意,二是彌補強令其娶趙家之女為妾的舛誤。
李元恆知曉皇帝以此安撫自己,恐與他離心。大興朝看似海晏河清,一片繁榮之相,實則到處都是瘡痍,北有胡人,南有夷族,經不起再來戰事。外族之所以不敢輕易與興朝挑起戰事,就是因大興朝本固邦寧,即便內亂頻起,仍不可撼動根本。是以,安撫臣民才是重中之重。眼下他大權在握,又是南域舊臣。將他安撫好,便安了大半朝臣的心,這筆買賣皇帝並不虧。李元恆欣然領命,只是他又比往常更忙了些。這些天,他夙興夜寐,就想將政事處理完後能抽出時間回京看看沈柔止,如今卻是不成了。
錢府並不大,攤到沁馨苑就又小了一圈,如今又招了五名繡娘,沁馨苑愈發顯得狹小。沈柔止索性在錢府後街賃了一個小院,從錢府角門出去,不消一刻鐘就能徒步走到,甚是方便。沈柔止與小環、蘭芝每日晨起吃完早膳便去小院與繡娘們一起忙活。錢馨快及笄,正在繡自己日後成親的嫁衣,也與表姐一道去小院一起做活。
幾人緊趕慢趕,又繡了三十件繡品,將成衣鋪子掌櫃預定那些交付出去後,就只剩下十幾件可賣。
城中最大的繡品閣的掌櫃是名女子,名姜娢。一日,一常來閣中買繡品的婦人腰間掛了一個荷包,那荷包與她穿的衣裙甚是相配,式樣也與京中的婦人常帶的不同。正巧那日,姜娢在閣中查賬,每逢有人進入閣中時,她習慣性抬頭張望一下來人,一眼就被來人腰間的配飾吸引住。她放下手中賬冊,與那貴婦攀談一番,得知這個荷包竟是與她身上所穿衣裙一齊買來的,心中暗驚,什麼時候成衣鋪子竟還有如此品味,且不說花色相宜,就是那荷包式樣就不像出自京城繡娘之手。姜娢記下成衣鋪子鋪名和地址,笑呵呵將人送到閣中選看衣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