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說:“我當初貧困時,曾與鮑叔牙經商,分財利時我多拿,鮑叔牙不認為我貪,知我貧困。我曾為他謀事卻使其更窮困,他不認為我愚笨,知時機有好壞。我多次為官又多次被君主驅逐,他不認為我無能,知我未遇良機。我多次作戰多次逃跑,他不認為我怯懦,知我有老母。公子糾失敗,召忽死,我被囚禁受辱,他不認為我無恥,知我不拘小節,而以功名未顯於天下為恥。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鮑叔牙舉薦管仲後,甘居其下。其子孫世代在齊享有俸祿,十幾代人都有封邑,常為名大夫。天下人不稱讚管仲之賢,而稱讚鮑叔牙能識才。

管仲執政齊國後,憑藉海濱的齊國,流通貨物、積累財富,使國富兵強,與百姓好惡一致。他說:“倉庫充實,百姓才懂禮節;衣食充足,百姓才知榮辱;君主行為合度,六親才穩固。禮義廉恥不弘揚,國家就會滅亡。政令如流水源頭,順應民心。”所以政令符合民意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的,就給予;百姓反對的,就廢除。

管仲為政,善於轉禍為福,化敗為功。重視權衡利弊。齊桓公因怒少姬而南襲蔡國,管仲趁機伐楚,責備其未向周室進貢包茅。桓公北征山戎,管仲讓燕國整頓召公政教。柯地會盟,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勸其守信,諸侯因此歸齊。所以說:“懂得給予是為了取得,是治國法寶。”

管仲富貴可比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卻不認為他奢侈。管仲死後,齊國遵其政策,仍強於諸侯。一百多年後有了晏子。

晏平仲,名嬰,是萊地夷維人。侍奉齊靈公、莊公、景公,因節儉力行受敬重。任齊相後,飲食不重肉,妻妾不穿帛。在朝廷,君提及則直言,不提及則正直行事。國君有道則服從命令,無道則斟酌命令。因此在三世諸侯中名聲顯揚。

越石父賢能,卻被囚禁。晏子外出時遇之,解左驂贖其,載歸。未告辭就入內室,久,越石父請絕交。晏子驚,整衣謝罪。石父說:“我聽說君子在不瞭解自己的人那裡受屈,在知己面前意志伸張。您恕我是知己,但知己卻無禮,不如在囚禁中。”晏子於是請他為上客。

晏子為齊相時,車伕之妻從門縫看丈夫。其夫為相駕車,神氣自得。回家後,妻子請求離去,說:“晏子不滿六尺,身為齊相,名顯諸侯,卻常有謙卑之態。你八尺之軀,為人僕御卻自滿,故我求去。”此後丈夫自我剋制。晏子問之,車伕如實相告,晏子薦其為大夫。

太史公說:我讀管氏、晏子之書,覺其所述詳盡。既見其著書,又想知其行事,故寫此傳。其書常見,故不論,只論軼事。管仲是世人眼中賢臣,孔子卻輕視他。難道是因周道衰微,桓公賢能,管仲不勸其稱王卻助其稱霸?俗語說“順勢助美,匡正救惡,使上下相親”,說的不就是管仲嗎?晏子伏莊公屍哭且成禮後才離去,難道是“見義不為是無勇”之人?其諫說時,敢於犯顏直諫,這是“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啊。假使晏子還在,我雖為其執鞭駕車,也欣然嚮往。

“管鮑之交”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來形容朋友之間交情深厚、彼此信任。

它源於春秋時期齊國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故事。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生意,管仲出的本錢少,分紅時卻拿得多,鮑叔牙不認為管仲貪財,而是理解他家裡窮;管仲曾三次為官,三次被君主辭退,鮑叔牙不覺得管仲沒才能,而是知道他沒遇到好時機;管仲打仗時多次逃跑,鮑叔牙也不認為管仲是膽小鬼,而是體諒他家有老母親要照顧。後來,鮑叔牙還舉薦管仲做齊國的相國,自己甘居其下。這種理解、信任、相互支援的情誼就被稱為“管鮑之交”。

鮑叔牙,姒姓,鮑氏,名叔牙,也被稱為鮑叔、鮑子,齊國潁上人 ,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

生平經歷:出生於官宦之家,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