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文能附眾”的重要性,透過與士卒同甘共苦,關心士卒的生活起居,贏得了士卒的信任和擁護,增強了軍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這種愛兵如子、視卒如嬰兒的思想,被後世諸多將領所效仿,像岳飛對待士兵關懷備至,與士卒同甘共苦,使得岳家軍上下一心,戰鬥力極強.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思想

司馬穰苴追求不戰而勝的境界,他在面對敵軍入侵時,先整頓內部,提高士氣,待敵軍聞風喪膽、不戰自退時再進行追擊,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這一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刻影響,如墨子的“非攻”思想,主張透過防禦和威懾來避免戰爭,實現和平;孫子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也強調了透過謀略和威懾等手段達到戰爭目的。

軍事辯證法思想的發展

司馬穰苴的軍事思想中蘊含著樸素的辯證法因素,如他提出的“凡戰以輕行輕則危,以重行重則無功,以輕行重則敗,以重行輕則戰,故戰,相為輕重”,體現了對戰爭中各種矛盾關係的深刻認識。後世軍事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和豐富軍事辯證法思想,如《孫子兵法》中對奇正、虛實等矛盾關係的闡述,更加系統和深入地探討了戰爭中的各種對立統一關係。

對軍事著作編撰的貢獻

司馬穰苴所著的《司馬法》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兵書之一,它總結了先秦時期的軍事思想和戰爭經驗,為後世軍事著作的編撰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鑑。《司馬法》中關於戰爭的目的、性質、戰略戰術、軍隊建設等方面的論述,對《孫子兵法》《吳子兵法》等後世兵書的產生和發展都有著一定的啟示作用。

司馬穰苴的“凡戰以輕行輕則危,以重行重則無功,以輕行重則敗,以重行輕則戰,故戰,相為輕重”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軍事辯證法思想。其含義如下:

“以輕行輕則危”指的是,如果軍隊在作戰時兵力部署、裝備配置等方面都比較薄弱,卻又去輕易地與同樣薄弱的敵軍交戰,就容易陷入危險境地。因為雙方實力相當,都沒有足夠的優勢,作戰時變數較大,很可能因一些意外因素導致己方失利。

“以重行重則無功”意為,若我方以強大且雄厚的兵力和裝備去攻打同樣強大的敵軍,雙方勢均力敵,即使最終取勝,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難以取得顯著的戰果,甚至可能陷入僵局,勞而無功。

“以輕行重則敗”是說,當我方兵力、裝備等處於劣勢,卻要去對抗實力強大的敵軍時,失敗的可能性很大。因為雙方力量差距明顯,弱勢一方在正面交鋒中往往難以抗衡,容易被強敵擊敗。

“以重行輕則戰”則表示,以優勢的兵力和裝備去攻擊力量薄弱的敵軍,就有較大的獲勝把握,此時作戰是有利的,應當果斷出擊。

“故戰,相為輕重”強調了在戰爭中,要根據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靈活地調整兵力、裝備等資源的配置和運用,權衡輕重利弊,把握好作戰的時機和方式,以取得戰爭的勝利 。

讀兵書,如果讀不懂《孫子兵法》,那就讀他的兵法吧,《吳子兵法》也可以。還有其他的一些兵書,你讀四書五經也行哦,此時已經是什麼?你要是不知道的話,你可以重開了,今天就先到這,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