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裴松之(第1/3頁)
章節報錯
裴松之(372 - 451),字世期,河東聞喜人。是東晉末年及劉宋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
一、生平經歷
1. 早年時期
出生於士族官僚家庭,從小就展現出對書籍的熱愛。八歲的時候,就能夠熟練背誦《論語》《詩經》等經典著作。在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擔任殿中將軍。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他的舅父庾楷推薦他擔任新野太守。不過,他考慮到當時局勢動盪,風險較大,就沒有前往任職。後來庾楷死於桓玄之亂,他因此躲過了一場殺身之禍。
2. 義熙年間經歷
義熙初年,裴松之先後擔任員外散騎侍郎、吳興故鄣縣縣令等職位。之後又被調回朝廷,擔任尚書祠部郎。
義熙十二年(416),太尉劉裕率領軍隊北伐,裴松之擔任司州主簿,跟隨軍隊一同北上。在這個過程中,他憑藉自己的才能得到劉裕的賞識,被轉任為治中從事史。當晉軍佔領洛陽之後,他又擔任封國世子洗馬。
3. 劉宋時期經歷
南朝宋代晉以後,裴松之的仕途依舊活躍。他歷任零陵內史、國子博士等職位。宋文帝時期,他被召回擔任太子冼馬,之後又擔任中書侍郎等職。
元嘉三年(426),他被派往湘州。在那裡,他認真考察當地的吏政民情,歸來後將相關情況歸納為二十四項條款。
晚年時期,他還先後出任永嘉太守等職位。在65歲的時候,他退休(致仕)。之後又被拜為中散大夫等,最後進位太中大夫。
二、主要成就
1. 《三國志注》
他一生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為《三國志》作注。宋文帝認為《三國志》的內容太過簡略,於是命令裴松之作注。
他收集了大量的各家史料,採用補闕、備異、懲妄、辯論四大原則來作注。《四庫提要》把他的註釋方法進一步分析為引諸家之論以辯是非、參諸家之說以核偽異等六類。
他作注所依據的史料,能夠考證出來的就多達一百四十餘種,這些內容比《三國志》原書多出三倍,極大地豐富了原書的內容,使《三國志》在內容上更加完整,他的註釋也成為後來版本《三國志》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著作
1. 除了《三國志注》之外,他還著有《晉紀》。
2. 還有《裴氏家傳》。
3. 以及《集註喪》(此書可能未完整流傳下來)。
《三國志注》
一、創作背景
宋文帝覺得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在記事方面太過簡略,存在不少內容上的脫漏之處,所以下達詔令讓裴松之來為《三國志》作注,以便能讓這部史書的內容更加詳實完整。
二、內容特點
(一)廣徵博引方面
裴松之為了做好《三國志》的註釋工作,他廣泛收集各類資料。總共收集了多達一百五十多種三國時期的原始材料,所引的書籍數量更是達到了二百一十家之多。而且註釋的文字數量相當可觀,大約超過了《三國志》原文的三倍。特別要提到的是,他所引用的這些書籍大部分在如今已經亡佚了,這就使得他的註文字身具備了極為珍貴的史料價值,為後人研究三國曆史保留了很多難得的資料。
(二)補闕糾謬方面
其註釋的重點在於對史實進行增補以及考訂。一方面,他補充了《三國志》原書中遺漏掉的很多重要事件、人物以及相關文獻等內容,比如曹操的《明志令》就是透過他的註釋得以補充呈現的。另一方面,他還會針對陳壽書中出現的錯誤以及一些不太恰當的表述之處,認真地予以糾正,並且會給出相應的評論,讓讀者能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