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後趙(第1/3頁)
章節報錯
後趙(319年-351年),是十六國時期由羯族人石勒建立的政權,故又稱石趙。後趙共歷經七帝,延續33年。以下是關於後趙的詳細介紹:
國號:後趙的國號源自地名。石勒在劉淵集團中被封為趙王,掌控趙地,石勒曾與劉淵之子劉曜、王彌攻下洛陽。光初二年(319年)二月,劉曜害怕石勒勢力擴大而威脅自己統治,於是將石勒派來報捷的使者王修殺害,之後石勒與劉曜的矛盾逐漸激化。同年,石勒取趙為號,獨立建國。與此同時,劉曜亦將國號由漢改為趙,並收回石勒的“趙王”封號,以宣示其對天下的統治權。後來的歷史學家將劉曜建立的趙國稱為前趙,將石勒建立的趙國稱為後趙。
歷史沿革:
嶄露頭角:石勒出身上黨武鄉的羯族小部族,西晉太安年間(302-303年)嚴重的饑荒導致上黨羯族部落解體,石勒也隨之逃亡,後來被幷州刺史司馬騰抓為奴隸,並被賣到山東的荏平,成為漢人師歡的奴隸,期間石勒結識牧帥汲桑並開始招兵買馬組建軍隊。
建立後趙:西晉永嘉二年(308年),劉淵稱帝后封石勒為持節、平東大將軍,之後石勒先後攻陷鄴城、三臺、趙郡等地並斬殺馮衝、郝亭、田棰(甄)等將,次年石勒進一步平定冀州的郡縣,同時任命冀州趙郡漢人張賓為軍師,支雄、呼延謨、孔萇等人為戰將,吸收部分饑民和胡人勢力以壯大隊伍。
消滅前趙:後趙成立後向現今河北、河南和山東方向的擴張。後趙趙王元年(319年),石勒派石虎率兵救援豫州塢主陳川並擊敗東晉將領祖逖,由於祖逖的軍事力量較為強大,於是石勒表面與祖逖議和修好,以穩定兗、豫二州的邊境,直到後趙趙王三年(321年)祖逖去世後,後趙南征擊敗接替祖逖的胞弟祖約,至後趙趙王五年(323年)相繼攻克豫州、徐州、兗州和青州等今河南、山東地區,同時石勒派石虎和孔萇進攻厭次等地,將河北的各個晉朝方鎮據為己有。隨後從後趙趙王六年(324年)開始,後趙與企圖佔領河南的前趙之間矛盾逐漸激化,到後趙太和元年(328年)兩軍在洛陽周邊爆發戰爭,最後以石勒的侄子石虎率軍俘獲前趙皇帝劉曜而後趙取勝結束。次年九月,石虎在上邦殺死劉熙,前趙滅亡,至此石勒幾乎佔領了從山東一直延伸到陝西和甘肅東部的華北地區。
石虎篡位:石勒稱帝后,太子石弘和石勒的侄子、尚書令石虎開始爭奪繼承人的位置,石勒害怕仁弱親和的石弘難以駕馭手握重兵的石虎,於是將大權委託於太子石弘。後趙建平三年(332年),石勒知悉石虎的不滿而許諾為其修建新宅以示安撫,但石虎依然對石勒偏袒石弘等人的作為不滿。次年七月石勒因病逝世後,他的次子石弘繼位成為皇帝,石虎被封為丞相、魏王和大單于並逐漸掌握實權,但曾幫助石勒四處征伐的石虎暗中積蓄力量並意圖推翻石弘。同年九月石虎廢黜並殺死劉太后,尊石弘的生母程氏為皇太后,之後石虎先後平定鎮守關中的河東王石生、鎮守洛陽的石朗等反對勢力。後趙延熙元年(334年)三月,石虎接受皇帝石弘的禪讓並稱居攝趙天王,廢黜石弘為海陽王,同時將其和太后程氏、秦王石宏等人幽禁在崇訓宮,不久石虎將他們全部誅殺。
後趙戰事:後趙建武三年(337年)七月,石虎誅殺意圖自立為帝的太子石邃,並立兒子石宣為天王皇太子,次年正月石虎招募三萬龍騰中郎(士兵)幫助燕王慕容皝攻擊段遼,他任命桃豹、王華、支雄和姚弋仲等人率領十萬水軍和七萬步騎兵為前鋒,漁陽、上谷、代郡等幾十個城鎮全部歸降後趙,段遼的左右長史劉群、盧諶、崔悅等人投降後趙,最終石虎迫使段遼奉上降表,並將段國的二萬多戶民眾遷到司州、雍州、兗州、豫州等地,這個結果導致後趙與新興的東北政權慕容部前燕之間直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