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陽府接受了封賞之後,王平、楊平水、吳不用等將軍並沒有急於啟程,而是選擇在此地停留半個月,用以休整他們的軍隊。這段時間裡,他們與張為道深入交流,分享了對這個新世界的感知和體驗。在這些交流中,他們逐漸形成了一個共識:只有將這個國家整合起來,使其變得強盛,他們才能重新找回在地球上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隨著討論的深入,兄弟幾人開始著手製定新的計劃。他們深知,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先從內部著手,強化國家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他們決定,首先要做的是整頓軍紀,提升士兵計程車氣和戰鬥力。

面對齊國、遼國、趙國以及南蠻北蠻的虎視眈眈,他們意識到,夏國正處在一個危險的十字路口。這些國家都渴望瓜分夏國的領土,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在這樣的背景下,兄弟幾人決定,他們必須採取行動。他們要麼統一整個大陸,要麼助力夏國,將這些覬覦夏國的國家全部打怕,打殘。

吳不用成立了一個專注於情報的收集和分析的團隊,他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派遣密探深入敵國,收集情報,為即將到來的戰爭提供決策。

其次是提高夏國百姓的生存問題,只有百姓富裕了,軍隊強大了,他們所在的國家才會安全,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先掃平齊國、遼國給其他國家一個威懾,而後再慢慢發展。

王平在看到西北十府七十縣之地基本穩定後,又與張為道、楊平水、吳不用等將軍商量制訂後續發展推動計劃和措施,在所有的計劃敲定後,王平派四位將軍帶著銀子,去南方購買軍糧,而後運往青龍山儲存,等待戰時緊要之時備用。他們則率領大軍趕往邊關報到。而西北邊關扼守著三道門戶,一是虎牢關,二是七星關還有一個祁山關,三關防備著齊國,趙國和遼國,後來由於十年前齊國、遼國,兩邊夾擊趙國,趙國不得已收縮戰線,退往連雲山脈以北閉關鎖國。齊、遼二國,雖然想瓜分趙國,但是因為當時的國力兵力不足,二是國家內部紛爭,三是趙國退守的邊界天險連雲山脈,易守難攻,強行攻取得不償失,所以齊國暫時放棄,趙國與遼國的交界點是一條沙河,南北貫穿,也是易守難攻之地,當時的遼國,正是權力交替之時,也沒有精力攻取趙國,因此,十年以來,趙國謹守連雲山脈,與沙河天險之地,而與夏國接壤的七星關就沒有強勢之敵了。

平西大都督,張鵬,張宇,是平西王的兩個兒子,平西王迴歸京都後,虎牢關,七星關,祁山關,三關就由二位都督鎮守。

二位都督也是看到了張為道的討伐檄文和告示,二人雖然心驚,卻也沒有言語。他們早就接到京都來信,他們的弟弟奉旨欽差將前來巡查西北,所到之處如朕親臨。欽差如何做不是他們關心的事,他們的任務就是守好邊關。但他們也是憂心忡忡,為即將發生的戰爭,努力做著準備。張鵬駐守虎牢關,七星關的守將李靈東將軍。張宇駐守祁山關。

王平授封安遠將軍,帶領明威將軍劉春傑,廣威將軍周永康,信武將軍秦緒明,化武將軍高興華等二十餘位將軍,帥軍十萬,帶領土狗大軍4萬,狸貓大軍四萬,去往虎牢關找張鵬報到。

楊平水、吳不用被封為懷遠將軍和定遠將軍,二人率領,剩下的大軍八萬,和土狗大軍4萬,狸貓大軍4萬,蜂箱特別大隊三千去往祁山關找張宇報到。

兩邊都看到了,張為道的討伐檄文和告示,因此心知肚明,每天組織部隊訓練,把趙雲的軍歌【咱當兵的人】投入軍中,每日訓練前必唱。張鵬和張宇,原來所帶領的軍隊,也是受到感染,每日勤加訓練。

這一日,祁山關副都督張宇正與楊平水、吳不用等將軍討論預測,戰爭發生後,我軍該如何進攻?如何避免士兵傷亡等問題,士兵來報,“稟報都督,青龍山欽差張為道來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