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西溪,在一個叫周村的碼頭,範明偉租了一艘搖櫓船。

船行在一條靜謐的水道。徐徐前行,只聞流水潺潺,蘆葦沙沙。不時近處的船槳吱呀一聲打斷了黃倫的思緒,偶爾遠方的鳥鳴又將他的思緒拉回,接上。

範偉明在前頭搖櫓,劉思堂在船尾掌舵。黃倫和周楷雲,各持一小擼,划水助力。

一望無際的蘆葦,草長雲低,風吹水皺,野鴨驚起。黃倫折下一根蘆葦,折成數段。

又一處野鴨驚起,黃倫手起葦落,便收穫兩隻野鴨。範偉明等三人拍手稱好,紛紛稱讚黃倫武力驚人。

數次後,又收了6只野鴨,摺好的蘆葦用完,黃倫也收手了。

周楷雲吟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吟完,周楷雲又解釋道:“詩經中的‘蒹葭’,其實就是蘆葦。”

黃倫笑道:“今天不僅看到了蘆花如飛雪般的美景,又收穫了八隻野鴨,還身臨其境的學習了《詩經》,真是不虛此行啊!”

範偉明站在船頭,雙手緊緊握住櫓柄,有節奏地搖動著,同時開口說道:“諸位請看,眼前這片蘆花飛雪雖美,但要論起最佳的觀賞點,卻並非咱們此刻經過的這一段水域哦!真正的妙處啊,其實還要數前方那座‘秋雪庵’呢!”

隨著他話音落下,只見小船悠悠地穿行於曲曲折折、蜿蜒如蛇的小河之中。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倒映出兩岸鬱鬱蔥蔥的樹木和湛藍的天空。

小船時而穿過狹窄的河道,兩旁的樹枝幾乎要掃到船上人的臉頰;時而又駛入開闊的水面,微風拂過,帶來絲絲涼意。

就這樣七拐八彎之後,一座古樸典雅的碼頭終於映入眾人眼簾。

待小船穩穩地停靠在碼頭上,黃倫等四人迫不及待地下了船。他們跟隨著範偉明的腳步,沿著青石鋪就的小徑,緩緩走進了這座四合院式的庵堂。

秋雪庵整體坐南朝北,佈局規整有序。踏入庵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前殿——靈峰下院正殿。這座殿堂氣勢恢宏,雕樑畫棟,供奉著諸多神像。

而在正殿東側,則是報本堂,裡面香菸嫋嫋,瀰漫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西側則是圓修堂,清幽寧靜,彷彿能讓人忘卻塵世的喧囂與紛擾。

穿過前殿,來到後院。這裡正北方向矗立著一座更為宏偉壯觀的建築——溪山最勝堂。堂內佈置得精緻典雅,牆上掛著一幅幅名人字畫,令人目不暇接。

而在西側,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承載著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的厚重;至於東側嘛,則是聞名遐邇的江南名樓——彈指樓。

這座彈指樓高約數十丈,共有三層。每一層都設有精美的欄杆和雕花窗戶,遠遠望去,宛如一座仙宮樓閣般屹立在水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樓上懸掛著一塊由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親筆書寫的“彈指樓開”匾額,龍飛鳳舞、筆走龍蛇,彰顯出這位書法大家深厚的藝術造詣。

據說,此地曾是眾多文人雅士結社聚會、吟詩作對之所,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

黃倫等人興致勃勃地登上彈指樓,憑欄遠眺。極目四望之下,黃倫不禁驚歎出聲。

原來,這秋雪庵竟然位於一處四面環水的孤島之上!放眼向東南方向望去,更是一幅令人震撼的景象:只見那一望無際的蘆葦灘地上,微風搖曳,白色的蘆花漫天飛舞,猶如鵝毛大雪紛紛揚揚飄落,將整個天地都染成了一片潔白無瑕的世界。

幾人下得樓來,範偉明便給黃倫,介紹起“秋雪庵”的來歷和故事。

南宋淳熙初年(1174年),一個名叫“大聖庵”的小庵堂在西溪東北蒹葭深處建立。六年後,大聖庵被改名為了資壽院,香火逐漸旺盛起來。

但由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