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恭告別了斐仁基回到洛陽後,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去面見越王楊侗。他心中忐忑不安,深知此次戰敗罪責難逃。於是,他匆匆趕往乾陽殿,準備向越王請罪。

越王楊侗見到劉長恭,臉色陰沉地問道:“兩軍交戰,本來優勢在我軍,為何你們會敗得如此悽慘?”劉長恭一聽這話,心裡暗暗叫苦。他知道這次戰敗損失慘重,自己必然會受到責罰。他眼珠一轉,想到一個主意:既然已經打了敗仗,而且還損失了這麼多兵馬,那麼與其獨自承擔罪責,不如把過錯都推到裴仁基身上,這樣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

於是,劉長恭故作悔恨地說道:“末將曾經多次勸告裴仁基,讓我們分成前後兩隊,彼此呼應。可他卻不聽我的建議,執意要直接穿過橫嶺。結果導致末將在石子河遭遇敵軍襲擊,前後無法相顧,最終慘遭失敗。”

越王楊侗年紀尚輕,對於這些事情並不太清楚。他皺著眉頭問道:“原來如此,裴仁基辜負了本王對他的期望,真是讓人失望。那以將軍之見,應該如何處置裴仁基呢?”劉長恭立刻回答說:“末將認為應當責令裴仁基再次出兵作戰,用戰功來彌補他之前的過失。”現在劉長恭已經將斐仁基臨行前的囑咐隻字未提。

越王楊侗聽了之後,思考片刻點頭表示同意。就這樣,劉長恭成功地把戰敗的責任完全推到了裴仁基身上,而自己則暫時逃過一劫。

而裴仁基那邊,他以逸待勞,在汜水關堅守了兩日,卻不見朝廷的補給到來,心中不禁感到疑惑和憂慮。然而,就在這時,一道聖旨突然傳來,命令汜水關的將士們出擊討伐瓦崗軍。

裴仁基手拿聖旨,長吁短嘆,陷入了躊躇之中。他深知此時出兵並非明智之舉,但皇命難違,這讓他倍感壓力。與此同時,軍師賈閏甫也坐在中軍大堂內,同樣對眼前的局勢充滿疑慮。

賈閏甫心中暗自思忖,他原本以為朝廷會盡快送來糧草等物資支援,但如今不但沒有見到糧餉的蹤影,反而接到了催促發兵的聖旨。他不禁懷疑越王殿下是否真正瞭解戰爭的實際情況。

裴仁基雙眉緊鎖,神色焦慮地說:“據我所知,瓦崗賊兵原本不過萬餘人馬,他們奪取了興洛倉後,又大破劉長恭的軍隊,並開倉放糧,贏得了民心。如今關外造反的百姓何止十萬之眾!如果我們貿然出關激戰,豈不是自尋死路嗎?越王殿下到底是如何考慮的呢?”

無計可施的賈閏甫沮喪地說道:“將軍,我們現在只能加固營壘自守了,等待時機再出戰。”斐仁基無奈地點了點頭。

由於瓦崗寨最近連續戰事大捷,晚間的時候,大營裡燈火通明,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營地中火把林立,照亮了整個夜空,顯得格外壯觀。義軍將士們都在忙碌著盤點戰利品,他們興高采烈地整理著各種物資和武器裝備,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而翟讓、李密這兩位起義首領則在中軍大營裡,坐在案几前,仔細地清點著名冊,商量著接下來的戰事。

李密站在地圖前,沉思片刻後拿起一支筆,在地圖上輕輕畫了一個圈,然後抬頭看向眾人說道:“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距離此地不遠的汜水關,如果我們能夠成功地佔領這個地方,隋軍想要奪回興洛倉就會變得異常艱難。”

聽到李密的話,翟讓立刻興奮地回應道:“既然如此,那我們現在就立刻出兵將其攻佔不就行了嗎?”經過連續幾日的勝利,他心中不禁產生了些許自負情緒。

然而,李密卻微笑著搖了搖頭,自信滿滿地回答道:“這一次,我們無需出動一兵一卒,只需由我親自寫一封信過去即可。”

翟讓聞言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疑惑地問道:“真有這麼簡單?”他實在難以想象,竟然不需要親自出馬就能輕易搶到東西。

看到翟讓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