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荷華轉身就跑,他立即回去桌面,尋找當初做實驗記錄的資料。

“到底是因為什麼,才會實現爆炸?”

他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終於,被他找到了。

每一次實驗,他都會調整玄液和水混合在一起的劑量。

他嘗試過許多次,好不容易才得出最佳比例。

這次的偶然事件,讓他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可是,當李荷華復刻一遍之前的過程,卻沒有再發生爆炸。

這樣的結果,讓他當場懵逼。

他蹲在試驗現場發呆許久,顯然無法接受這個結果。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李荷華首先想到的是,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放置的時間不夠?

因為在此之前,他回家了閒置不管,加上路程時間,一共花費了半年。

他努力回憶著當時的過程,突然注意到一個細節。

“好像,那時候阿翁送來一罐柘漿?”

李荷華實在記不起來,他當時錯手將柘漿倒入甕裡的事情,因為是無意間的偶然。

不過他想起來有這個細節,於是開始懷疑,之所以能夠實現爆炸,有沒有一種可能,正是裡面加了柘漿?

“莫非柘漿可以讓玄液水發生什麼變化?”

念及至此,他再次開展實驗,找來一罐飴,倒在油水混合物上。

由於三者密度不同,導致液態飴沉在最下方,中間是水,最上層是油。

李荷華認真觀察了好幾天,除了發現銅翁鏽蝕,其他一無所獲。他再次陷入了沉思。

因為石油原油中含有一些有機酸和硫化物等物質,這些物質是會腐蝕金屬的,在高溫下會分解出酸性物質,進一步加劇腐蝕速度。

外面煉製玄液的丹爐,從開始研究那天起,已經更換了七八個。

如果李荷華再晚發現幾日,銅翁內壁就會被原油完全腐蝕,從而發生甲烷洩露的危險事件,根本沒有機會見識到那一幕。

只能說,諸多巧合,集於一身,要想完美復刻,難上加難。

“記得當初,我煉出特製的銅壺,往裡面倒入玄液和水,接著我......”

李荷華的自言自語頓住了,眼睛發亮。

“對了,還有橐龠,我用橐龠將裡面的陽氣全部抽出!”

這個時代還沒有氧氣的說法,更不懂得什麼是無氧環境。

當初李荷華之所以會橐龠抽氣,完全是打算製造銅翁內與外界的氣壓差異,能夠保證落地即爆炸。

無意間,製造出一個油水混合物厭氧發酵的絕佳環境。

至於氣壓的概念,這個時期應該是有的,否則也不會出現《淮南萬畢術》的“銅翁雷鳴”實驗。

......

距離李荷華迴歸,已經過去了六個月。

在公元前216年九月三十,大秦建朝日的前一天。

空曠的戈壁灘上,圍滿了人,也不知道是誰將訊息透露出去的。

又或許是,大家在前段時間的高強度工作中,給自己好好的放一個假。

李荷華髮現居然有這麼多人來看戲,他瞬間有些緊張。

這一次製作的青銅球,遠比之前要龐大許多。

之所以更換使用青銅材質,是因為李荷華透過實驗發現,在某種工況下,青銅的穩定性比鐵和銅都要好。

青銅在輕微撞擊時,不會輕易迸出火花,在搬運時更加安全。

萬一真的實驗成功了,必定要批次生產該武器,如果秦卒將武器運載到前線的時候,不小心掉落爆炸,那就搞笑了。

在現代的石油精煉工廠中,也是大量使用青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