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我兒子是冒頓?(第2/6頁)
章節報錯
程?
可惜扶蘇是姒離的兒子,不然的話,扶蘇迎娶宋兄女兒,是極為合適的。
只能是一個美好願想,近親結婚可不行。
......
宋坤認真思慮一番,他覺得,關於三兒子宋言念迎娶嬴陽滋的事宜,還是不要讓蒙府代辦。
有了秦直道之後,速度快點,五日便可抵達。
既然是兩朝聯姻,就要表現出重視的姿態。
念及至此,宋坤修書一封,寄回夏勍,讓攣鞮依準備好隆重的聘禮。
夏勍朝廷極為重視,直接安排了三千人隊伍,使者九百九十九名。
出發之前,使者先告於彌廟。
秦朝朝廷得知訊息後,也安排了數千名禮部官吏,到邊境迎禮。
入境時,簡單的清點一下禮品,秦朝官吏大設饗席,招待勍朝使者。
七日後,提親隊伍來到咸陽。
嬴政親自出場,招待這群使者。
兩朝聯姻,屬於朝聘,過程十分繁瑣。
首先,由宋坤親自設宴,請秦始皇嬴政和秦帝后姒離就座招待。
他帶著兒子宋言念,讓真丁丁獻上束帛,以及其他聘禮。
接著,又輪到嬴政與姒離,還有宗正府和禮部官吏,反過來請宋坤,以及勍朝使者。
姒離當場贈予賓客禮品,算是回禮。
然後,嬴政單獨請勍朝使者入宴,贈還賓客圭璋。
而勍朝使者呢,又贈予嬴政束帛、玉璧、四張珍稀毛皮(通常是虎皮)。
最後,勍朝使者回朝之前,嬴政親自到館前拜送,並以秦朝名義,贈送禮品。
這樣一番繁瑣的納采流程下來,才算完美結束。
忙活了整整一個月,成親必備的三書六禮才算完成。
宋言念和嬴陽滋的訂婚禮,一如既往的簡樸,這是秦朝的風格,不喜歡風光舉辦。
雙方約定,待到嬴陽滋及笄之後,就如期舉行婚禮。
應該還有五年時間。
到那時候,宋言念十七歲,嬴陽滋十五歲。
......
與他們二人的訂婚禮,同步進行的,還有扶蘇的納妃。
相對而言,過程就沒有那麼繁瑣了,而且是當年舉行。
宋坤作為證婚人,口才了得的他,順便當了一次司儀。
王翦第一次與皇帝同坐,他顯得有些拘謹。
如果不是因為小女王煒嫁入皇家,他怕是一輩子都沒有機會。
扶蘇拜完父皇和婦公之後,牽著王煒的手,又朝著宋坤拜了拜。
“二舅,侄兒感謝你的栽培之恩。”
“扶蘇,謹記。”
宋坤愣了愣,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覆。
嬴政笑道:“既然小輩拜了,那你就受著吧。”
王翦同樣附和:“騰瑞單于,無需拘謹。小輩心意,還請收納。”
扶蘇與王煒之間並無什麼感情,完全是一樁政治聯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這個時代很常見。
身為人子,理應聽從父母安排婚事,做不得反抗。
儘管民間有不少自由戀愛的佳話,真實情況是,大部分人都是先婚後愛。
宋坤帶著二兒子獨孤夏,來到秦朝後宮,讓他挑選未來的妻子。
獨孤夏顯得不太情願,小嘴嘟囔著:“王父,我才多大啊?就要成親了?”
“你弟弟都成家了,你以為你還小?”
“弟弟是弟弟,我是我!”獨孤夏真是無奈,他才十三歲,考慮成家也太早了吧?
而且,秦始皇的公主一個比一個稚嫩,都說女大十八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