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遠遠望去,這人不是趙雲嗎?

“陛下,臣以為,伐吳之事還是不妥。”

劉備身穿黑紅相間的天子朝服,頭戴冕旒冠,坐在龍椅上微微皺眉。

趙雲勸諫伐吳已經不是一次兩次,如果他不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趙雲,而是換成了旁人,劉備早就發怒了。

“子龍……”

一旁的諸葛亮經過昨日范陽的開導,此時已經徹底想開,正要低聲提醒,趙雲在一旁卻又開口了。

“陛下,國賊乃是曹魏,非孫權也。”

“今曹丕篡漢,天下共怒,陛下宜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

“若舍魏而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

“願陛下明查!”

劉備聞言,冷冷的說:“朕與孫權,糜芳、傅士任、潘璋、馬忠之輩,有切齒之仇。”

“啖其肉,滅其族,方雪朕恨,卿為何阻止?”

趙雲言辭懇切,情緒激昂的拱手說道:“陛下,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

“願陛下以天下為重。”

劉備嘆息一聲,熱淚瞬間盈滿眼眶。

“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

“陛下……”

趙雲還想再說什麼,卻見劉備已經控制住淚水,恢復了鎮定。

“軍師中郎將,范陽何在?”

“臣在!”

范陽看著眼前趙雲勸諫劉備的場面,不禁想到了以前看三國演義時,也有這麼一段戲份。

但范陽沒想到這個時候,劉備竟然把自己喊了出來。

范陽只愣了一秒,便朗聲回應劉備,大踏步走出武將之列,三步並作兩步上前。

在眾文武詫異的目光下,范陽拱手拜見劉備。

“軍師,你且給子龍講講伐吳之必要。”

劉備的聲音不高,卻清晰的傳遍了每一個官員的耳中。

一些文武官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們本以為這個時候站出來的人會是諸葛亮。

結果竟然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還是一個年輕的少年人。

可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是軍師中郎將,可見此人有過人之處。

文武百官的低聲談論,被范陽聽了個清清楚楚。

但范陽顯然不想搭理他們。

范陽笑著對趙雲拱手道:“在下范陽,見過趙將軍。”

“不敢不敢。”

趙雲雖然官職在范陽之上,但本質上還是一個雜號將軍。

“各位安靜,請聽我一言。”

范陽沉著臉,舉起一隻手,喊了一聲。

果然那些議論之聲瞬間消失不見。

范陽放下手臂,淡淡一笑道:“趙將軍,各位,其實我們都明白的道理,難道陛下的就不明白嗎?”

“國賊雖然是曹魏,難道孫權就不該打嗎?”

“孫權昨日能背刺關將軍,今日就能背刺我們!”

“孫劉聯盟的破裂,已經既成事實,又何必去挽留一個無德的盟友?”

“況且荊州自從湘水之盟後,三郡已經歸我漢家所有,可他孫仲謀卑鄙無恥,竟然還派呂蒙白衣渡江。”

“這是什麼行為?這是赤裸裸的侵略!”

范陽的聲音高亢而又嘹亮,傳遍了大殿的每一個角落。

“他孫權殺我們的人,侵我們的地,別說陛下無法忍耐,就是我范陽,甚至是漢室每一個子民,都無法忍耐!”

“因此伐吳是合乎天道,合乎民意的正確之舉。”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