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生活雜感:教育、人際關係、性格與自我選擇(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這平凡又充滿思考的一天,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楊老師的一節課如同一顆石子,在我心湖激起層層漣漪。親子教育這個話題,看似遙遠,卻又如此貼近生活。楊老師提到,孩子之所以被慣壞,是因為家長在孩子犯錯後,未讓其承擔後果。這簡單的話語,卻似一道光,照亮了我記憶的角落。
我從小在父親嚴厲的教育下長大,捱打是家常便飯,不聽話便是捱打的緣由。那種疼痛與恐懼的感覺,至今仍刻骨銘心。但也正因如此,我對犯錯的後果有著深刻的體會。就像養貓時,果凍在咬我、撓我後被我教訓,此後便再也不敢輕易冒犯。這讓我聯想到職場,眼鏡妹第一次對我發脾氣時,我因驚訝而未反抗,但事後心裡卻很不好受,那並非真正的屈服。這使我明白,對待孩子和成人是不同的。孩子相對容易被鎮住,可成年人即使當時被壓制,事後可能會心懷怨恨,甚至伺機報復。這也讓我意識到教育孩子要趁早,小時候若不管教,等孩子長大後壞習慣養成,便很難改正了。
家庭中的氛圍,對我的影響深遠。“大嗓門兒不等於吵架”,這句話對我意義非凡。父親以前常因母親不順從他而提高聲調,大聲說話。曾經,那聲音會讓我充滿恐懼,彷彿下一秒暴力就會降臨。如今,雖不再那麼害怕,但聽到那樣的聲音,心裡仍會不痛快,也擔心父母會爭吵起來。幸運的是,母親一直包容父親,而父親這些年脾氣也收斂了許多。年齡的增長和退休後遠離單位的刺激源,都是原因。不過,無論是真吵架還是僅僅聲調高、嗓門兒大,我都厭惡這種充滿負面情緒的環境。只有在歡聲笑語中,哪怕聲音大些,我才能接受,而發脾氣、耍性子的大嗓門兒只會讓我討厭。
人際關係的複雜,在工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再次聽到“每個人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允許別人做別人,允許自己做自己”這句話,我感慨萬千。前些天帶人參費遇到眼鏡妹時,此前我曾有強烈的衝動想刪除她的微信,因為越想越恨。然而,當我們對視,彼此微笑點頭的那一刻,我的心軟了下來。相比之下,白猴子對我依舊冷淡,除了必要的工作提醒,毫無其他表示。雖然我心裡不痛快,但這也是我選擇的結果。如果我們還處於之前那種不好不壞的狀態,若我在帶人交費時犯錯,他定會像以前一樣當眾指責我,那隻會加深我的恨意。所以現在這樣,算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吧。對於那些被我慣壞的人,斷絕聯絡或許是避免傷害的最好方式。我也曾設想過眼鏡妹可能會報復我,但我不能因恐懼而退縮。既然已經得罪了,就接受這個結果,總不能一直委屈自己。離開時,我和眼鏡妹友好地打招呼,在等電梯時,我取消了對她的遮蔽,畢竟我們曾經關係不錯,有一定的感情基礎。而且,眼鏡妹相比白猴子,攻擊性較小,不會像白猴子那樣一開口就讓我不悅,這也是我猶豫許久未刪她微信的原因。
工作中的小插曲,也讓我有了新的感悟。昨天去2樓大廳南邊兒視窗帶人辦事時,發現南邊兒窗臺上的花都不見了。我原以為富貴兒只是把我的花單獨拿到北邊兒我原來座位後面的架子上,現在才明白是所有的花都被挪走了。這一刻,我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富貴兒,心中滿是歉意。這再次證明,當感覺不對時,不要急於做決定,要透過實踐去判斷、總結,然後再調整。我刪除格瓦斯和白猴子的微信,都有自己的理由。格瓦斯與我迎面走過卻不打招呼,讓我覺得沒必要留著他的聯絡方式;白猴子只在有求於我時才聯絡我,平時毫無關心,和經常給我吃的、關心我的小寶形成鮮明對比。看一個人,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行為上,我給了白猴子很多機會,可他連言語上的關心都沒有,更別說行動了,所以我不後悔刪除他們的微信。
遊戲雖小,卻也能映照出自身的問題。昨天連著輸了兩把金剷剷,原因是我沒沉住氣,突破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