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沒看過這樣的科幻小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只聽李作家說道:
“我們這一代作家是組織培養起來的。老作家培養了我們,我們每前進一步,他們都感到高興。我們有退步,他們就擔心。
小葉同志小說寫得不錯,假如有個評論家分析一下小葉的小說,就既出了文,又出了人。
否則,新的一代作家冒出來,特別是女作家,如果沒有人評論,沒有人關注,沒有人扶持,可能就自生自滅了。
因此,需要有一個像以前的文藝報那樣的全國性的文藝評論刊物。
評論工作需要有權威性。評論刊物,不僅作家需要,讀者也同樣需要。”
季宇寧聽了,和身邊坐著的王朝銀相視一笑。
果然,這效果真是立竿見影。
其實那位小葉作者也不是豫省人,她是浙省人,浙東一帶的。
她只不過是在豫東當地的工廠工作,她現在還是工人。
今天來的一些年輕的作者,有不少都是工人,上班很辛苦的。都是利用業餘時間從事寫作的。
像那個來自津門的姜子龍,他就是軋鋼廠的工人。
如果季宇寧沒有調到文化部,那他在大華電影院,實際上他也是工人。只是享受幹部待遇而已。
這個年代跟季宇寧穿越的時候不一樣,你就即便寫出了聞名全國的文章,歌曲,詩詞,那你照樣還是工人。沒有什麼其他的待遇,只是可以稱你為工人作家。
李作家的話引起了會場很多人的熱議,大家關注的,是他後面說的,需要一個全國性的文學評論刊物,可是這位李作家拿現場的一位女作家來舉例,那這位女作家也成了大家關注的了。
看來,這位李同志很有辦法,能使一些年輕的女作家獲得更多的關注,早日在文壇上脫穎而出。
這讓季宇寧也是受益匪淺。
同時也讓他對於這位李作家,更不願意打交道了。
下午的座談會議題,開始更趨向於集中在,如何打破在文學創作過程中的條條框框的問題。
季宇寧能感覺到,大家在討論中,仍然是小心翼翼的。
他也是今天頭一次知道,原來文學創作中還有這麼多的要求,這麼多的條條和框框。
如果老想著這些東西,那寫作的過程,那真是太難受了。
他聽著聽著,不禁想起了他前世去蘇城尋訪蘇城園林的經歷。
前世他曾經對蘇城園林發生過很濃厚的興趣,蘇城園林大約有170多處,大大小小的分佈在整個蘇城地區,但其中儲存完整的只有60多處,而對外開放的只有19處。
季宇寧自然不滿足於只去這十九處賣門票的蘇城園林。
其他不開放的園林,他也要去看看。
他記得有好多次,他都是直接闖進去,比如像蘇城刺繡研究所所在的環秀山莊,那個時候就不開放,他是直接進去拍假山的照片,那個研究所的人就對他說,哎呀呀,這裡是不開放的呀,哎呀呀,這裡是不允許拍照的呀。
蘇城當地人的口音很綿軟,聽著挺有意思的。
季宇寧就裝沒聽見,而那個研究所的看門的人,見他沒反應,也就不再吭聲了。甚至是視而不見了。
等到他拍完了,也看完了,他自己就走了。
後來他用同樣的辦法去了好多處不開放的蘇城園林,幾乎是百試不爽。除非是那種園林裡有住戶的,他會跟人家客氣的請求。
他覺得應當是蘇城的當地人性格比較柔和,不會動手的,也不會採取其他激烈的手段。所以季宇寧才得逞了。
他覺得現在在會議室裡,大家探討的問題,也跟他前世去蘇城的經歷差不多。
其實完全可以不顧及那麼多,你創作出來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