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曲唱完,在場所有的人都聽得兩眼發亮。

前世月之故鄉這首詩是旅美的華人詩人彭邦楨在77年年底的平安夜所作。其後在80年上半年由內地京城的作曲家為其譜曲。

他提前4個多月截胡了這首詩,並且直接把它譜曲。

他相信這首歌如果在華夏人民廣播電臺的臺播部對全球的華人華僑播出,那麼這首歌以及這首詩的影響力會很快的遍及北美的華人圈,所以這一世彭邦楨也就不會再寫出這首詩了。

這首詩境界真切美妙,感情細膩深沉,語言明白如話,而韻律和諧動聽。

水光映月,清澈明亮。真是畫的境界,詩的境界,夢的境界。但一個是真實的月亮,一個是虛幻的月亮。兩個月亮,交相輝映。

深層意蘊卻在於,月亮與故鄉已融為一體,難解難分了,這裡是用月亮借代暗示故鄉。一個故鄉在水裡,一個故鄉在天上。

這是一首可以歌唱的詩,是一支耐人尋味的歌。一詠三嘆,如泣如訴,令人情不自禁,漸入佳境。

所以這首詩前世就是詩人彭邦楨的代表作。

“這首歌真的是難得。詩美,曲調更美。

全曲是起承轉合四句體樂段結構,連續三次變化重複構成。音呼叫的是雅樂七聲羽調式,與清樂七聲羽調式的交替,使該曲具有濃郁的、古典的民族風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優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鄉之情更加深沉內在。

小季唱的也不錯,聲音中充滿了滄桑感,感情很飽滿。

這是很難唱出來的。”

一旁的金老師禁不住讚歎道。

“我覺得這首歌用作臺播部未來的主要歌曲,比那首故鄉的歌還要更合適些。

小季,今天你又給我們一個驚喜,太感謝你了。”

馬組長滿臉都是喜色。

接下來,季宇寧在眾人欽佩的目光中,把這首歌的詞譜寫了下來,當然編曲還要找專門的音樂人來做。

編曲配樂做好以後,再約季宇寧來做這首歌的錄音。

下午4點,黃土高坡正式錄音開始,季宇寧在錄音老師的指導下,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了錄音。

從錄音棚出來,季宇寧連忙向各位老師表示感謝,他對金老師說:

“金老師,我想拜您為師,跟您學學這個聲樂的一些技巧,也請您指點一下我的一些問題。”

“當然沒問題。小季啊,你的條件這麼好,不唱歌可惜了。

我現在如果沒有演出任務,平常一般就在樂團,嗯,你要有時間你就過來,你過來之前可以給我打個電話。”

這時候的金老師還沒有去國樂任教,但東北人的性格卻是非常的豪爽,一口就應承下來。

臨走的時候,季宇寧還從文藝部領到幾張稿酬單和用稿通知單,他在詩刊發表的幾首詩已經被廣播電臺使用了。另外今天錄歌也是有稿酬的。這些雖然不多,但他還是挺高興,今天算是沒白來。

出了廣播大樓,季宇寧一邊騎車一邊對朱琳說:

“今天要不咱倆去鴻賓樓吧。我有點想那裡的口蘑燒蒸鴨子了。正好順路。

我剛剛還打算請金老師一起吃個飯,但我估計今天剛認識,金老師不會去的。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是啊,就是今天你請他們,估計人家也不好意思去,這年頭大家的工資都是幾十塊錢。這幾十塊錢還要養一家子人。

也就你,我發現你根本不把幾塊錢當回事兒。”

“對對對,老婆你說的對,我一定虛心聽取意見,認真加以改進。”

“德行。”

朱琳白了他一眼,展顏一笑,開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