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熱氣就夠讓人受的。

兩臺大風扇使勁吹,依然抵不過放映機散發的熱氣。

上午的第一場電影放下來,他的上衣就都溼透了。

這個時代,京城的電影院一般都還沒有空調。影院內的降溫措施,除了空氣對流,開風扇,還有一招就是把地下防空洞的涼氣抽上來,所以影院內有一股潮溼的味道。

前世京城的電影院普遍都安上空調,是在80年代初了。

李師傅在放映間隙不斷的指點他。

“每次打光出去之前要進行對焦、微調,保證電影放映出來是清晰的。

在電影放映期間,咱們放映員得一直很專注。遇到跳片、卡片、黑光、無聲等問題,立馬要解決。

咱們電影院系統放映電影是要評比質量的。技術好,放映質量就好。

每本膠片可以連續放映10分鐘。在影院放電影通常是甲乙兩臺機器輪流放,當甲機影片即將結束時,要迅速調整到乙機放映。必須接得上氣,不然把觀眾‘閃到’,就是放映事故。”

他這才知道,在數字化電影時代,按一個按鈕就完成的事兒,在膠片電影時代卻需要複雜的程式。

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忙起來時節奏還挺緊張。

在放映室內通常是三個人,一個人倒片,兩個人負責甲乙兩臺機子。

通常外面還有一個人負責跑片。這時候因為膠片比較少,所以通常是幾個影院共同使用一套電影複製。

一般一部電影的複製要10~12本膠片,膠片都裝在鐵盒裡,一般一本膠片的重量大約是兩公斤多,一套電影的複製份量至少也是40斤。

季宇寧所在的大華電影院,一般是和紅星電影院以及兒影電影院三家共用一套複製。

在排片上,通常是大華先排片,其他兩家電影院的上映時間,分別錯後半個小時和一個小時,這樣一般是紅星電影院或者是兒影到大華電影院來拿片兒。每次跑片的一般是拿兩盤膠片。

當然也有的時候是紅星先上映,那這樣大華電影院就得讓跑片的騎車去紅星電影院去拿膠片。

在放映室和在外面跑片的人並不固定,通常是輪著換。

好在這三家電影院,相互之間的距離都很近。

中午吃飯的時候,季宇寧和他師傅以及其他幾個同事就已經混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