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了,只要能夠擁有自己的死忠讀者,就能夠存活下去,並且活得滋潤。

現在大資料已經那麼發達了,當你不斷瀏覽各種手機軟體,就會留下你的資訊足跡。商家就會透過你的搜尋,你的停留時間,你的點贊評論來判斷你的興趣喜好關注點。

當積累了足夠多的資料,從而建立一個屬於你的網路人物模型,接著不斷推送商家認為你會喜歡的東西給你。

當你開啟一個全新的軟體的時候,裡面你能看到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評論以及各方的觀點是百花齊放的。

而時間久了之後,你就會發現,刷到的內容都正好是你感興趣的,讀到的評論觀點都正好與你的相吻合。

當你陷入了這種好像網路上的大家的觀點都跟自己一致之時,你就會覺得自己就是大多數,因為大家也是這麼想的。

其實很有可能是,你的號已經被養出來了,商家已經給你打上了一個又一個的標籤,比如“二次元”、“fps愛好者”、“lsp”等等。

利用這些標籤商家建立起了你的網路數字虛擬模型,透過這個模型來和其他人進行比對從而推算你的一舉一動。

相當於是完全拿捏住了你的喜好,從而給你營造了專屬於你的網路環境,這就是大資料的魅力和恐怖。

那些你不感興趣的內容,不認同的觀點,商家知道按照你以往的習慣,推送給你你也不會停留,所以都已經提前幫你篩選掉了。

這種私人獨家定製,聽起來是不是很美?

但代價又是什麼呢?讓你沉浸在舒適圈內無法走出?無法獲取新的有用的資訊?被推送圈養從而相當於被軟體調教?

被打上標籤,相當於大資料為你找好了應當歸屬的群體,你可以很自然而然地跟群體裡的成員團結在一起,因為你們有著共同地追求以及價值取向。雖然有些時候,強行加上的標籤本質上毫無意義甚至毫無道理,但你們也會欣然接受。

比如都是學生,你被分到了3班,而你的鄰居在1班,可能剛進小學或者幼兒園的小朋友很難理解這種差異。

但作為一個高中生或者大學生你毫不在意地欣然接受了這種設定,因為過去多年的經歷已經讓你習慣了這種打上標籤便於管理的方式。

但團結的另一面便是排外,當你所在群體遇到了一個與你們有一定差異的個體之時,很自然的,你所在的群體會將其排除在外。

比如你所在的3班要組織一場春遊或者去酒吧嗨一晚上,你在1班的鄰居也想要來參加。即便你覺得班級活動很無聊不想去,你們3班也不會答應讓一個1班的人摻和進來,因為你們是3班,而他是1班的人。

同樣的,當你所在群體的需求正好與另一個群體的需求相互衝突了,比如在運動會上你們3班要跟1班爭個高低,很正常的情況不是嗎?

你們班的同學和對方班的同學都會忽然充滿幹勁,體現班級凝聚力的時候到了,要為班級榮譽爭光,誓要將對方比下去。說不定因此你們雙方同學的發揮都會因此更上一層樓。

經常說人類喜歡內鬥,其實內鬥的根源反而是源於團結,團結造就了排外,排外繼而引發鬥爭,對於不知情的外人或者說不知情的外種生物,分不清裡面誰和誰團結在了一起,誰又排斥了誰,就會說人類在“內鬥”。

“內鬥”一定程度上是人類所需要的,“內鬥”可以一定程度上,莫名其妙地讓人產生動力。當然同時呢,內鬥過度也會產生無用的損耗,原本的精力都用在沒有意義的內鬥和內卷之中了。

對於金超來說,這樣將管轄範圍內的npc分門別類的劃分成分很好。

上層是上層,中層是中層,底層是底層,一目瞭然。

缺乏高質量勞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