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朝野江湖亂紛紛(第1/3頁)
章節報錯
旎嘯聽罷,心中靈光一閃,洞悉此番風雲際會,定是三老精心佈局,棋子落盤。
思忖間,他憶起寧國府與紹興府會稽山之間,不過四五百里之遙,那窺視紫林山莊數月之久的各路勢力,必有諸多高手,此刻正如同獵豹聞血腥,疾馳於星夜奔向會稽山,或許,早有高手已往東南而去了。
為掩人耳目,旎嘯喬裝打扮,儼然一副商賈模樣,置身喧囂酒肆之中,看似對丐幫子弟口中的秘辛漠不關心,實則心中暗潮湧動。
約半個時辰之後,他悠然離席,步出酒樓,身影融入熙攘人群。
歸至一處隱蔽之所,一梅花山莊弟子匆匆遞上一封急信。
旎嘯拆開信箋,字跡躍然紙上,是三老親筆,言辭雖有著凝重。
原來,會稽山秘信橫空出世,確係三老所為,卻未曾料想,暗處一股神秘勢力,煽風點火,使得局勢瞬間升溫,如燎原之火,一發不可收拾。顯然,這股勢力意在將水攪渾,令事態擴大。
不想沒有多久,玄宇與玄月二人喬裝歸來,帶來一則足以撼動天地的訊息,宛如春雷乍響。
二人輪番講述,旎嘯方知箇中曲折,只覺此事非同小可。
此事追溯至正德十六年,武宗駕崩,未有子嗣承繼龍脈,朝中百官遂議立新君。
首輔楊廷和依循《皇明祖訓》,主張“兄終弟及”,遍覽諸藩,擇定憲宗四子興獻王朱佑杬之唯一子嗣——朱厚熜,為新朝天子,即後世所稱嘉靖帝。
此舉招致不少朝臣異議,蓋因朱厚熜已屆束髮之年,英姿勃發,博聞強識,於湖廣安陸州鍾祥,聲名遠播,人皆道其睿智勇毅,飽讀詩書。
這些反對者自是心懷私念,欲立稚弱藩王,便於操控朝綱。然楊廷和終憑太監之力,得張太后懿旨,確立朱厚熜為帝。
然而,朱厚熜入主京城,紛爭迭起。初時,反對派令其由東安門入,再經文華殿,乃太子之禮,而非天子之道。
朱厚熜不甘屈尊,堅執由大明門進奉天殿,登基正位,由此埋下君臣嫌隙。更兼皇考與生父尊號之爭,彼此僵持不下,日久彌深,情勢愈發緊張。
直至一日,宮闈秘辛驟然浮出水面。
傳言武宗臨終前,預感大限將至,特立遺詔,命選幼子繼位,卻非朱厚熜。遺詔言明,幼子年僅歲。
然詔書未及公之於眾,張太后宣佈朱厚熜登基後,數名知情太監或亡或遁,遺詔下落成謎。
朱厚熜登基後,雖竭力搜尋,終未能覓得遺詔與逃逸太監,此事遂成懸案。
豈料數十年後,嘉靖帝亦駕鶴西去,而今晨驚聞遺詔藏於應天府玄武湖下冊庫之中,更可怕的是,此冊庫中還有不利某些人的證據。
洪武十四年,太祖皇帝普查戶籍,編纂黃冊,詳錄丁口財產,以定賦稅。每地黃冊四本,一冊呈戶部,餘三留存各級官署。
其中進呈戶部的,叫做正冊,要用黃紙當封面;剩下三本分別存在布政司、府和縣三級官府,叫做底冊,要用青紙當封面,以示區別。
黃冊收貯於玄武湖底,重重守衛,與世隔絕。
即便永樂帝朱棣靖難奪位,全國整理成冊的黃冊還是收貯於玄武湖底下。到如今,那冊庫之中怕是有億萬黃冊了。
現下,聖上為嘉靖帝之孫,不容皇統有瑕,面對京畿與應天府謠言四起,即刻頒旨,命錦衣衛與東廠緝捕謠言散佈者,同時遣廠衛探查玄武湖,尋回遺詔。對江湖中煽風點火之徒,令六扇門高手追緝,抗命者格殺勿論。
此事更是涉及全真教。自古道家多有流派,到了趙宋之時,道門分全真、正一。
全真教曾助蒙古,招致汙名,而今傳聞昔年逃遁太監,竟得全真教庇護。
原來,昔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