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傳聞秘史頻頻出(第2/3頁)
章節報錯
師尊,遂以飛鴿傳書,將訊息遞至武當山,並告知旎嘯。
旎嘯聞訊,心中已有算計,料定此事乃三老所佈之局,旨在引龍虎山精銳遠離紫林山莊,方圓百里之內,龍虎山高手勢必稀少。
面對此局,旎嘯暗忖,梅花山莊與武當若劃清界線,自可避免皇帝更深的疑心。畢竟,武當尚未至與萬歲爺徹底決裂之地步。
嚴冷奇收到師門回信,信中透露,說旎嘯會讓他假意配合龍虎山,只待龍虎山調兵遣將,便可讓紫林山莊周圍的道門高手群龍無首,形如一盤散沙。
果真沒有多久,旎嘯回信,讓嚴冷奇配合龍虎山。
次夜,風雲突變,張天師暗地用計,在寧國府西邊幾十裡外的分界山,引出無數妖魔,更有黑道勢力趁亂而入。
這些妖魔兇悍異常,幸得眾多道門高手奮力抵禦,儘管如此,妖魔仍突破重圍,疾馳西進,一日一夜間跨越數百里,徑直撲向湖廣,自然龍虎山眾高手緊隨其後,連同眾武當高手也隨之前往。
而旎嘯,對這一切視若無睹,目光瞄向東邊的紫林山莊。
從銅陵至寧國府,不足三百里,一日之內便可抵達。這一日,他一番喬裝改扮後,帶玄宇和玄月去往東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然而,他並未徑直北上紫林山莊,而是踏入了寧國府宣城。
此城在南宋乾道二年時升為宣州,治宣城縣,屬江南路。蒙元至元十四年改為路。至正十七年朱元璋復改為府,屬南直隸。
旎嘯步入一酒樓,只見燈燭晃耀,流蘇飄蕩。
大廳中匯聚了江湖上的各色人物,文人墨客揮毫潑墨,商賈政要談笑風生,更有那三教九流,魚龍混雜。
令他愕然的是,在這喧囂之中,竟有數名丐幫弟子聚首一隅,他們腰間掛著象徵身份的小布袋,數來竟有六七個。
想當年,丐幫為武林一大幫派,聲震趙宋,可自那兩朝更迭,風雲變幻,丐幫亦難逃衰敗之運。尤其是蒙元鐵騎橫掃中原之後,丐幫人才凋零,綠玉杖——那鎮幫之寶,遺失於世,心法隨之失傳。
隨後數百年,即便是幫中的九袋長老與幫主,武功也僅能躋身一流高手之列。
朝廷的打壓,更是雪上加霜,使得丐幫弟子從鼎盛時期的數十萬,銳減至今日的數萬,且幫中子弟素質參差不齊,不少成了江湖上坑蒙拐騙的鼠輩,丐幫昔日榮光,如今只留下一片唏噓。
旎嘯剛一落座,點罷佳餚美酒,未料耳畔突兀傳來丐幫弟子間說出的一段驚天秘史。
言及嘉靖三十七年,戚少保奉命率精兵自舟山渡海,誓守台州。
彼時,倭寇巨擘汪直遭胡宗憲誘捕伏誅,戚少保揮師左路,力攻岑港,卻一時難以攻破。兩軍對峙,歲月悠悠,半年光陰悄然而逝。
朝中有人藉此生事,奏報總兵俞大猷與參將戚繼光私通賊寇,以戰養戰,意圖擁兵自立。
當今萬歲爺聞言震怒,御筆一揮,欲將二人押解京師,受審問罪。幸得張居正、譚綸二臣力諫,方獲赦免,賜予戴罪立功之機,限令一月之內,必克岑港。
其間,流言蜚語四起,指稱戚少保與倭寇暗通款曲。實則,攻城未果,乃禍起蕭牆。
攻敵那半年間,後方糧草屢遭不測,或火焚,或劫掠,皆因叛逆之徒暗中作祟,或是黑道梟雄,或是武林敗類,更甚者,朝中將臣及地方官吏,嫉賢妒能,暗投異族,成為倭奴走狗,為虎作倀,洩露軍情。
對於後方糧草輜重屢遭焚搶,朝廷六扇門聯手錦衣衛與東廠,滅眾多武林敗類,可惜沒有找到實質性的證據,未能查出背後的大奸大惡。
還好,戚少保得一股神秘武林高手襄助,終在皇命期限內攻克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