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喚醒。

“你剛才在想些什麼?”駱風雁側首,眸中滿是關切與好奇。

旎嘯自然不會把此次前來的真正目的說出,面對駱風雁探尋的目光,他輕描淡寫地一笑,巧妙地轉移了話題,指向遠方:“你瞧,那便是西瀆之水,史冊有載,其奔流入海之路,非在此地,而是遙經山東之境。”

駱風雁聽罷,眸光微閃,她博覽群書,自然知曉其中緣由,於是頷首道:“是的,此地本是淮水悠然流淌之所。然北宋末年,金戈鐵馬,東京留守杜充一計決黃河,使河水改道泗水入淮,意在阻敵。

“而後蒙古鐵騎南下,屢決河堤,穎、泗、渦、淮四水皆受其擾,共赴東海,尤以元世祖時最為慘烈,十五處決口,洪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

言及此處,駱風雁不禁長嘆一聲,神色間滿是哀愁與憤慨:“每至淮水氾濫之時,西風助浪,白濤滾滾如山,淮揚千里,公私皆懼,夜不能寐,此景已延綿數百載矣。”

她的眼眸中,既有對蒼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也有對朝代更迭、戰亂頻仍的無盡喟嘆。

旎嘯見狀,溫柔地拍了拍她的肩,兩人並肩而行,雖身處美景之中,心中卻各自思量著朱明王朝的興衰浮沉,憂慮著未來的風雨飄搖。旎嘯深知,當下朝廷腐敗,外患內憂,華夏九州或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為緩解這沉重的氣氛,駱風雁忽而展顏一笑,俏皮地問向旎嘯:“你可曾知曉,這淮水之名,從何而來?”

旎嘯微微一笑,輕輕搖頭,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靜待駱風雁細說。

駱風雁面上洋溢著溫柔的微笑,步履輕盈,沉吟片刻後緩緩道來:“古之淮安,隱匿仙蹤,名曰‘不止山’,雖名山而不見其形,實為道家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山中翠巒疊嶂,碧水繞膝,百鳥齊鳴,百獸共舞,登頂之處,南天門赫然而現,俯瞰之下,則是碧波萬頃之海灣,浩瀚無垠。

“昔時,蚩尤得勝炎帝,將其囚於不止山麓之東海灣。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年方豆蔻,目睹父難,心如刀絞,憤然孤身下山,誓與蚩尤決一死戰。鏖戰數日,終因年幼力微,倒於沙灘之上,英勇戰死。

“炎帝目睹愛女隕落,怒濤狂湧,悲呼震天,女娃之魂,化作狂風驟雨,電閃雷鳴,怒斥天地,其孝心感天動地,化身為七彩神鳥,盤旋海天之間,以喙擊浪,誓要填平海灣,解救父王。

“黃帝目睹此景,心生憐憫,設下試煉,言若女娃能以不止山石填海,便救其父脫困。七彩鳥聞言,不辭辛勞,晝夜不息,以喙碎石,銜石投海,雖屢敗屢戰,終至力竭,倒斃於灘頭。

“黃帝感其孝行,遂聯手炎帝,共克蚩尤,驅之於蠻荒之地。自此,炎黃二帝引領萬民,狩獵農耕,取火禦寒,與自然和諧共生,繁衍生息。

“見部落間團結友愛,二帝欣慰之餘,攜長老登不止山,步入天庭,留人間以和平繁榮。炎帝雖在天界,卻心繫愛女,常登南天門,望人間而泣,其淚滴落平原匯聚成河,名曰‘懷水’,寓意懷念與感恩。

“歲月流轉,倉頡造字,以‘金、木、水、火、土’分類,用‘聲、形、意、景、境’表述,‘懷水’遂定為‘淮水’,流傳千古。”

:()大明天下梅花豔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