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諾威加入了大不列顛的國家集團後,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從他身上薅羊毛。

在列強法蘭西的幫助下,加上大不列顛和丹麥的龍蝦兵,縱然漢薩同盟拉出來了200k,但由於被大軍壓境,一地小國無法發揮潛力,很多時候自己的僱傭兵還沒招出來自己的首都就被踩了,導致自己收入直接掉,貸款額度也縮水了一圈。

“普魯士對呂貝克宣戰!他們以征服為戰爭藉口!”

“費爾登對施塔德宣戰!他們以收復核心領土為戰爭理由。”

仗打到這個份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漢薩同盟只是冢中枯骨罷了,於是有些人就想從其中分一杯羹,更好推進自己的野心。

而皇帝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同時加快備戰速度,把兵操練部署等等,畢竟壓縮的可是奧地利的勢力,自己的盟友許多小國也非常不滿皇帝隨意透過放棄帝國領土來換取大不列顛的中立。

“畢竟再怎麼看,放棄一個漢薩同盟總比直接輸掉這場戰爭要好吧。”

奧地利大公感慨到,他承認自己這事確實不厚道,而自己現在想要透過一紙條約來讓他們停下對漢薩同盟的入侵已經不可能了。

戰果一旦造成,除非你再打回去,否則別人是絕對不會把口中的利益給吐出來的。

漢堡這邊也是絕望起來,他們搞不明白,100年前,自己從北德意志踏上征途,收復德意志領土,從而開啟了漢薩同盟的黃金時代。可是,自從進入宗教改革時代以來,自己也沒做錯什麼,短短几年這裡就變成了自己的葬身之地了嗎?

看著自己200k僱傭軍被400k聯軍徹底擊潰後,大家也逐漸從沉默改為了互相取暖說話,彷彿已經放棄了一樣。

“看來,我們需天各一方了。”

呂貝克傷感的說道,普魯士大軍壓境,自己的反抗也沒任何意義了,甚至也不尋求別人的幫助了,看開了。

“若是我早點籤掉那份條約就好了。”

漢堡苦笑,他時常回想,若是當時願意接受奧地利的提議,漢薩同盟會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可惜沒有如果。

剩下的時間就留給這5個人了。

“兄弟們,我先走一步!”

不知多久,呂貝克看到了普魯士王國的提議,大概就是要自己一筆錢和割掉呂貝克而已,而在地圖上,普魯士軍隊也沒有發起對呂貝克城的進攻,似乎有意保護呂貝克的繁榮,可惜這些終究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親愛的大選帝侯,漢薩同盟成員呂貝克接受了我們的不平等條約,他們光榮的戰到最後,現在是時候把他們納入我們領土光榮的一部分了。”

……

不久以後,奧地利如願的從報紙上看到了漢薩同盟的結局:

1.漢薩同盟將被解散,任何國家無法重建漢薩同盟。

2.漢薩同盟割讓呂貝克給普魯士王國,割讓不萊梅,漢堡,石勒蘇益格,格爾施泰因給丹麥,割讓奧爾登堡給漢諾威王國,割讓施塔德給費爾登主教區。

3.分得領土等國家同時從其國家國庫獲得25分錢,漢薩同盟邦聯國庫將被大不列顛所沒收。

4.丹麥需要轉讓自身70%的貿易競爭力給大不列顛作為其大不列顛未獲得領土的補償。

5.丹麥修正“厄勒海峽通行稅”將被大不列顛所擁有。

許多人哀嘆於漢薩同盟的終結,也有人高興於偷錢賊終於死了,但無論如何,漢薩同盟的滅亡讓大家認識到一個事實,那就是除非你能上列強餐桌,或者受到列強保護和青睞,否則再怎麼發展,終究只是別人的旁中餐罷了。

這個事實讓小國們更加傾向於加入別人的勢力範圍,或者乾脆成為別人的受保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