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院內,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前的死寂。眾太醫們圍坐在一起,面對著蘇晴那複雜棘手的病情,個個愁眉不展,額頭上細密的汗珠滾落,卻無人抬手去擦。

李太醫輕捻著鬍鬚,眉頭緊鎖,率先打破沉默:“蘇美人這病症,依我之見,乃是憂思過度,致使體內氣血不暢,臟腑功能紊亂。當務之急,需先以理氣解鬱之藥疏通經絡,再輔以調養氣血之方固本培元。只是這用藥的劑量與配伍,還需細細斟酌。”

旁邊的王太醫卻微微搖頭,面露難色:“李太醫所言不無道理,然蘇美人如今身體虛弱至極,貿然用猛藥疏通,怕是她的身子難以承受。依我看,不妨先用些溫和滋補之藥,慢慢調理其元氣,待其身體稍有起色,再行理氣解鬱之法。”

一時間,兩種觀點在太醫院內引發了激烈的爭論,眾太醫們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聲音此起彼伏,整個太醫院彷彿變成了喧鬧的集市。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張太醫緩緩站起身來,他目光深邃,神色凝重:“諸位,我曾聽聞民間有一種古老的針法,名為‘回陽針法’,對於蘇美人這般心鬱氣結、元氣大傷之症或許能有奇效。只是此針法對施針者的要求極高,稍有差池,便會危及性命。”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一時間議論紛紛。

李太醫面露遲疑之色:“張太醫,這針法雖聽聞有奇效,可畢竟太過兇險。萬一有所閃失,你我皆擔待不起啊。”

張太醫微微嘆了口氣:“我又何嘗不知其中風險,但如今蘇美人的病情危在旦夕,常規之法恐難奏效。若不冒險一試,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她香消玉殞?”

眾人陷入了沉默,許久之後,王太醫緩緩開口:“張太醫,若你真有把握,不妨一試。只是這過程中,需萬分小心。”

張太醫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好,那我便拼上這一身醫術名聲,試一試這‘回陽針法’。”

隨後,張太醫帶著助手來到了蘇晴的住處。他淨手之後,神色凝重地從針囊中取出一排細長的銀針,陽光透過窗欞灑在銀針上,閃爍著清冷的光。他輕輕坐在蘇晴的床邊,目光仔細地審視著蘇晴毫無血色的面龐和虛弱的身軀,心中暗忖:“這一針下去,若稍有偏差,蘇美人怕是會香消玉殞,自己也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可若不施針,她這病拖下去也絕無生機。罷了,身為醫者,怎能見死不救。我定當全力以赴,只願上天庇佑,讓這針法能發揮奇效,救蘇美人一命。”

他先是輕輕翻開蘇晴的衣袖,手指精準地按壓在她手腕內側的穴位上,以感受脈象的細微變化,同時也是在為即將刺入的銀針尋找最合適的角度與深度。隨後,他深吸一口氣,穩穩地拿起一根銀針,拇指與食指輕輕捏住針尾,手腕微微發力,將銀針緩緩刺入穴位。整個過程,他的動作輕緩而沉穩,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舞者在演繹著一場無聲而莊重的舞蹈,生怕一絲顫抖都會給蘇晴帶來額外的痛苦。

小翠站在一旁,緊張地咬著嘴唇,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張太醫的雙手。只見張太醫刺入第一針後,稍作停頓,觀察著蘇晴的反應,見她並未有異常,便接著拿起第二根銀針,這次刺向了蘇晴手臂上的另一處穴位。隨著銀針的刺入,蘇晴的眉頭微微皺起,小翠的心也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剛要開口詢問,卻被張太醫一個眼神制止。

張太醫一邊施針,一邊口中唸唸有詞,似乎是在默唸著穴位的名稱和針法的要訣,又像是在給蘇晴無聲的安慰與鼓勵。他的目光始終專注而堅定,額頭上漸漸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但他卻絲毫不敢分心去擦拭,只是偶爾用肩膀輕輕蹭一下臉頰,以保持視線的清晰。

隨著一根根銀針準確無誤地刺入穴位,蘇晴的氣息逐漸平穩了一些,原本蒼白如紙的臉色也似乎泛起了一絲淡淡的紅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