塢(今陝西眉縣東北),高、厚各七丈,其中積穀可用三十年。董卓又殘暴好殺,諸將稍有言語差失,立即處死,又以叛逆之名,大殺關中舊族。其倒行逆施引起朝臣強烈不滿。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碗、尚書楊瓚等密謀殺掉董卓,董卓自知為人所怨,出入常以驍勇過人的中郎將呂布作護衛。時董卓因事欲殺呂布,呂布心生嫌怨,告於司徒王允。王允等見時機來到,遂勸諭呂布殺董卓,為天下除害。初平三年四月,獻帝有病初愈,眾臣朝會於未央殿。董卓乘車而入,以兵護衛道旁,並使呂布隨車衛護。王允使尚書僕射士孫瑞寫誅卓詔書交付呂布。呂布令同鄉騎都尉李肅帶勇士十餘人扮作衛士埋伏於朝門內,董卓入,李肅一戟將其刺倒,呂布隨即將董卓刺死。董卓既死,長安兵民百姓相慶於道,衛士皆呼萬歲,盡誅董氏宗族。於是,朝廷以王允錄尚書事,以呂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共秉朝政。

五月,董卓被誅以後,其部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憂懼不安,遣使到長安乞求赦免。當時執掌朝政的是王允,王允此人有智慧,做事嚴謹,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的格局太小,心胸也不大,在眼光和用人上不敢恭維,這也是他的致命缺點。所以他能設計完美的殺了董卓,卻在之後看不清時局,也看不清人心。先是僅憑主觀臆測就毅然決然的將才學和聲望都超過他的蔡邕給殺了,這讓他失去了民心。然後面對董卓的舊部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人的主動乞求赦免罪過,王允毫不猶豫的不予赦免。王允只是一個忠於漢室的普通朝臣,只想以名臣留名青史,並沒有什麼雄心。如此的心態自然就沒有什麼大的格局,思考問題的方式還是以前靈帝還在時的那一套,或者說就是不識時務。

討校尉賈詡勸李傕等攻取長安,以免坐以待斃,李傕等深以為然,率軍數千西行。時百姓傳言說將誅涼州人。董卓的舊部皆擁兵自守,李傕就順勢沿途收兵,眾至十餘萬。遂圍攻長安。六月呂布部下叛變,引李傕軍入城。呂布與李傕在城中接戰不利,領數百騎突圍而走。李傕、郭汜等駐軍於皇宮南宮門外,殺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校尉王頎等,又縱兵殺掠,官民百姓死者萬餘人,死屍積路,王允被抓。李傕等使獻帝赦天下,誅殺王允及其妻子。又自封官號,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等皆為中郎將。九月,李傕自稱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假節,郭汜自稱後將軍,樊稠自稱右將軍,張濟自稱驃騎將軍。皆封侯。於是李傕、郭汜、樊稠等共執朝政,張濟出屯弘農(今河南靈寶北),遙相策應。

經歷了這麼一番動亂,忠於漢室的朝臣又被清理了一大批,朝廷又加快了滅亡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