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這次又是這樣,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說,還失了面子。

所以,朝堂上的辯論之聲,又一如既往的響了起來。

諸多大臣,眾說紛紜。

帝君也被大臣們眾口不一的說辭,弄得不知所措,一開始的喜悅都被沖淡了幾分。

最終,還是左相率先出言建議,

北虜雖然索要財物眾多,但是,自己這方,也不能盡數應下,畢竟索要財物數額的確巨大。

既然是和談,那重點便在一個談字上面,何時談,如何談,這其中都大有學問。

左相的意思是,應該趁著北虜此次戰敗帶來的陰鬱,儘快促成此事,儘早將和談敲定,防止北虜緩過來那口氣,事有反覆。

並且,促成此次和談,既可以安定人心,又可以鞏固防線。

而右相這邊堅決反對,右相覺得,正因為此次北虜戰敗,他們才願意伏低做小,

即便如此,這些北虜使者來到帝都,依舊趾高氣揚,色厲內荏。

由此可見,此次北虜求和是假,借求和的名義休養生息才是真,所以,斷不能和。

然而,帝君已然舉棋不定,還在這兩者觀點面前猶豫不決。

不知道,是長期的坐觀群臣內鬥習慣了,還是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總之當日,並沒有商討出具體結果。

便草草解散了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