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放下筆伸了個懶腰。

張偉抬頭一看,已經有部分同學離開借讀室去吃飯了。

張偉對還在看書的付同程說:“走啊,阿程,吃飯去!”

付同程頭也沒抬的回到:”等一下,還有最後一小段。“

大約半柱香後,張偉和付同程來到食堂。

兩人各自要了一份八文套餐回到乙院一起吃飯,正推開乙院大門就看到原本開啟的乙三號房門馬上關上了。

兩人相視一笑,在乙一號坐下後,付同程小聲說:“李師兄肯定又吃肉了。“

張偉回道:”李師兄對自己倒是挺捨得的“

付同程說:“別管他了,把你家的鹹菜拿出來就飯。“

儘管食堂的八文套餐量不算少,特別是便宜的雜糧飯和素菜份量著實不少。

但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兩個大小夥來說,也就吃了個七八成飽。

特別是一上午腦力消耗特別大,但沒有正經葷菜補充,身體其實還是有點跟不上的。

吃完飯後付同程回房間休息,兩人稍事休息後又開始了下午的學習。

張偉帶了本《優秀時文仿寫技巧》來借讀室,準備仿寫一篇往年院試的策論時文。

張偉隨意翻開一篇:大順元年,河南商洛地區的院試題—試論如何“求得真才”。

張偉看完題目,沒有先看範文,而是想了想自己應該怎麼寫。

,!

一下子湧出好多的思路。

但是仔細一分析,又發現發很多方向都沒法下筆,一條條排除後,張偉留下兩個思路。

然後再開啟範文對照,一字一句研究範文後,再從整體上再理解全文的思路,最後重新構思。

張偉閉目在大腦中構思良久後開始動筆:

“知行合一,真才乃成…”

“夫學問之道,求真為本,實用為要…

隨著最後一筆的落下,張偉滿意地看著自己的作品。

能清楚表達自己所想之七八成,這個功力在院試這個級別完全夠用了。

張偉拿起自己的策論又反覆檢查閱讀了兩遍。

確認無誤後,看了看借讀室的簡易沙漏,現在大概在申時七刻,天還沒暗。

付同程還在寫策論中,李輝師兄也還在搖頭晃腦的讀著經書,借讀室總共還有十七八個人在用功學習。

張偉沒有打擾其他人學習,收拾完書本後默默退出借讀室回到宿舍區乙院。

回到號房,張偉整理了一下衛生,按照後世的記憶先打一套八段錦。然後再繞宿舍慢跑兩圈。

做完後張偉帶著自己的水壺去開啟水了。

雖然要鍛鍊身體,但張偉基本上不會做任何劇烈運動,因為怕餓。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普通人是不吃晚餐的,特別是清水鎮這個偏遠小鎮,別說食堂晚上不開,鎮上普通飯館晚上也不開門。

晚上要吃東西,也只能吃些做好的饃饃,這還是張偉這樣晚上要學習的人才有的“特權”。

當然這裡說的都是普通人。

聽經常不在宿舍的本鎮首富之子方大為方公子說,他家就一直吃三頓,權貴之家不在討論之內。

用開水就著吃了兩個雜糧饃之後,張偉晚上帶上一本《詩三百》去借讀室再次奮鬥起來。

這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枯燥乏味之極,但正是張偉這等讀書人奮鬥的痕跡。

張偉慢慢覺得自己的科考底蘊每天都深厚了一點,對一年後的院試也越來越有期盼。

:()從農家子到宰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