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午飯,除了負責開船的陳爺爺,其他人都來到了甲板上準備起魚網。

陳偉強操作著機械手臂,把最小孔的一張網子從海里拉上來。

網子剛露出水面,陳芷瑤就看到上面掛滿了細長的銀色帶魚。

“哇,這一網帶魚還真不少呢!”

陳偉強一點一點把漁網拉上來,其他三人麻利地將網子上面的帶魚解下來。

看著滿滿當當的漁網,大家就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幹勁兒。

就這一網子,上面就有好幾百斤的帶魚,以及二三十斤的小雜魚。

雖然帶魚價格不高,不過積少成多,這一網子的收入也不低。

而第二張網子的收穫同樣不俗,基本上全都是一斤多的大白鯧。

雖然數量上沒有剛才的帶魚多,不過加起來也有三百多斤了。

另外,還夾雜著二十多條的巴浪魚,個頭還挺大的,基本上都在半斤以上。

連著兩張網子的收穫都挺不錯的,大家臉上喜氣洋洋,充滿期待地盯著即將破水而出的粗孔網子。

不過讓大家失望的是,網上除了幾條海鱸魚和大白鯧,大部分都是海狼。

而且個頭不大,基本上全都在兩三斤左右。

網子拉上來後,陳芷瑤才發現上面有不少大窟窿,看來大條的海狼全都跑掉了。

把魚獲解下來後,陳奶奶細心地把網子整理好,打算拿回去修一修。

最後一張粘網是專門用來捕捉大魚的,陳芷瑤對它寄予了厚望。

漁網下水前,她甚至在上面撒了一整整瓶的餌料伴侶。

漁網還沒出水呢,水面就泛起了一圈圈的漣漪,看來下面有不少大傢伙呢。

隨著深藏海里的漁網慢慢浮出水面,大家的眼睛瞪得圓溜溜的,驚訝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10斤以上的大鱸魚有6條,七八斤的大海狼有7條,珍珠石斑魚、青石斑和芝麻斑,這些五六斤的石斑魚每樣都有三四條。

不過最讓大家感到高興的是,有一條足足11斤的紅斑魚。

把漁網都收上來後,漁船又往下一個地方開去,準備把剩下的地籠和蟹籠一併收了。

地籠有10個,除了3個用來掩人耳目的普通地籠,剩下的7全都是系統出品的。

從繩子上傳來“滋滋滋”的聲音就可以知道,第一個地籠裡面的魚獲有不少。

然而,令大家失望的是,裡面的魚都是不值錢的小魚。

籠子裡面密密麻麻全都是巴浪魚,而且大部分只有三四兩大。

不用說,這肯定是一個普通地籠了。

緊接著,第二個地籠被緩緩拉出水面,而陳芷瑤和其他人臉上的笑容瞬間變得燦爛起來。

原來地籠裡面有5條體型碩大的海鱸魚,加起來有大幾十斤了。

另外,還有十幾條活蹦亂跳的小雜魚在地籠裡面蹦躂著。

這些活潑生猛的魚兒,讓整個場面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而第三個地籠,則顯得有些冷清和寂寞,裡面只有孤零零的一條魚兒。

不過卻是一條足足8斤的大青衣。

它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前兩個籠子裡所有魚獲的總和。

小心翼翼地將這條青衣魚放進水桶後,陳芷瑤樂呵呵地搶自家老爸的位置,自己動手把第四個地籠拉上來。

只聽她嘴裡嘟囔道:“好沉啊!”

手上沉甸甸的重量感覺告訴她,這個地籠裡面一定有不少寶貝。

還能她清晰地感覺到裡面有什麼東西正在不停地掙扎跳動,似乎迫不及待想要掙脫牢籠的束縛。

這可是系統出品的地籠,一想到這個,陳芷瑤就激動得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