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次性買太多也容易招人注意,所以他沒有跟知青們一起回去,而是一直磨蹭到傍晚,等到國營飯店開始賣晚飯了,才又去打包了些食物才離開。

回去的路上,經過一條河,見河邊有釣魚的,又湊上去買了兩條魚,這才打道回府。

時間一晃就到了年底,梁朝明去找大隊長請了年假,坐上火車回了城。

他離開的這一天是臘月26,正月初六之前就得回來。

這一路上坐火車,再加上中間倒汽車,差不多需要36個小時左右,也就是說,其實他回去也待不了幾天。

不過因為有原主的記憶,知道如果過年不回去,還不知道家裡父母會如何惦記呢,就以梁母的性子,如果得知兒子不回去過年,說不定還會哭上幾場。

他既然佔據了這具身體,自然要代替這具身體盡一盡孝道。

回家也沒什麼帶的,在下了火車回家的路上,找了個無人的角落,從空間裡取出了一個大袋子背在了身上。

那裡面都是他自己在空間裡種的菜。

這些菜或許在其他季節並不稀奇,但現在是冬季呀,能有的蔬菜,也就是白菜蘿蔔土豆,最多就是發點豆芽,要想吃點綠葉菜,那是真的買不到。

除此之外,裡面還有點幹山貨,都是他臨走的時候從村民手裡“換”的。

考慮到信件郵寄的速度並不快,所以在請了年假之後,並沒有寫信,直接就準備回家了。

因此家裡也不知道他回來,也沒有人去火車站接他。

轉了兩趟公交車,終於來到了原主記憶中的小巷。

站在巷子口,他有些躊躇,不是近鄉情怯,而是在努力回憶原主的一些小動作小習慣。

雖然他的一切變化,都可以歸咎於下鄉後的生活,但也不能一點原主的影子都沒有,所以一些小動作小習慣還是要模仿一下的。

王素琴端著一簸箕煤渣出來倒煤渣,見安靜的巷子口站著一個人影,忍不住就瞥了一眼。

這一眼頓時就讓她愣住了。

隨後將手裡的簸箕往路旁一扔,也不管裡面的煤渣顛了出來。

“小五!我的兒子!”

看著不過才短短半年不見的王素琴,頭髮已經變得花白,梁朝明的心就是莫名的一痛,也顧不上糾結了,邁開大步迎向了跌跌撞撞跑過來的王素琴。

“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