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1年,魏侯魏罃繼位的第九個年頭,同時也是那場幾乎波及整個天下落幕的第五個年頭。

在這五年之中,或許是因為規模浩大的戰爭使得多數諸侯都消耗了太多的元氣,整個天下總體上是處於比較和平的狀態之中。

難得的和平給予了天下各國以寶貴的發展機遇。

儘管每個國家想要強大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防止被周邊的強國所侵擾,有的是想要積蓄力量開疆拓土,還有的是要恢復實力洗雪前番大戰的仇恨。

總而言之,無論強大的目的是什麼,在這個難得的和平時期各國都開始鉚足勁地擴充自己的實力。

不過就在天下大部分國家的黎庶享受這份難得的寧靜之時,一些諸侯的內部卻是並沒有那般的和諧。

越國,傳說自夏朝之時便已經存在,一直是東南之地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臥薪嚐膽之後的越王勾踐花費了二十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自己對於吳王夫差的復仇,洗刷了吳國帶給越國的恥辱。

滅亡了宿敵吳國之後,越王勾踐並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他的目光開始向著北方投射而去。

順著吳國曾經與諸侯爭霸的腳步,開始率領大軍一路北上,向中原各國炫耀著自己越國的赫赫軍威。

他與齊國、晉國兩個中原大國在徐州會盟,他把吳國侵佔宋國、魯國等國的土地歸還,他將淮河流域的土地贈送給了楚國。

強大的軍隊與友好的外交有效結合之下,越國的影響力開始自長江流域北擴到了淮水以北,最北處甚至已經與齊國毗鄰。

而伴隨著周元王派人向越王勾踐送來祭祀的胙肉,並將“伯”這個霸主的稱號賜予他,越王勾踐也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最後一個霸主。

這時的越國是天下之間有數的幾個強國之一,墨子更是曾經說過“天下好戰之國,齊晉楚越”。

越國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只是輝煌之後迎來的卻是一段漫長衰落。

孔子曾經說過:“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這是孔子在說魯國三桓擔憂的是來自內部的敵人,而越國的衰落同樣是來自它的內部。

歷史的車輪由春秋晚期進入到戰國初年,越國內部發生一場弒父篡位的人倫慘禍,這就是朱勾之變。

雖然這位發動政變才得以上位的越王朱勾堪稱是雄才大略,一度將越國的勢力推向了頂峰;

但是越王朱勾的弒父之舉給了後來的越國宗室開了一個壞頭,並最終導致了越國的衰落。

越王朱勾薨逝之後,他的兒子太子翳繼承了越王之位,這就是越王翳。

越王翳有一個弟弟名豫,這人一直對於越國王位虎視眈眈,為此他連續挑唆並害死了三名王子。

當時,越國的太子諸咎感受到了來自叔父豫的威脅,為了免除禍患,他決定先下手為強。

公元前375年,七月,諸咎效仿自己的祖父朱勾發動了宮廷政變,驅逐了叔父豫並殺死了自己的父親翳。

只不過太子諸咎並沒有受到越國人擁護,他們聯合起來一起殺死了諸咎,越國由此徹底陷入了混亂。

諸咎之亂後,從中看到機會的吳地之人行動了起來,他們擁立了太子諸咎的兒子錯枝繼承越王之位。

位於本土的越人當然不能坐視吳地之人操控越國,於是越地的卿大夫寺區率領大軍進入到了吳地。

在殺死了罪魁禍首豫、廢黜了錯枝之後,擁立了越王翳的另一個兒子之侯登上了越王的寶座。

至此,歷經三年時間的越國諸咎之亂,以兩代越王一死一廢的結果而暫時落下了帷幕。

不過這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