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渡譚江一途。

譚江又稱君子河,其與西江、東江、北江合稱廣東四大水系,西江、東江、北江三江合流為珠江,廣州府所轄大半縣境便在這珠江三角州上,香山縣便是這三角州最南一縣。新會地處譚江下流,譚江在新會縣雙水鎮折向南流,經銀洲湖出崖門口注入黃茅海。

周士相身為新會人,自然知道新會境內水系流經情況,可知道歸知道,對於如何過新會,他卻是拿不定主意。

新會本是小縣,有明一代以來,新會城牆如同粵省大多縣治一樣不算高大,可自清軍入廣東佔領廣州,南明軍隊敗退到廣東西部後,新會便因其地理優勢成了廣州府的門戶。

自永曆三年(順治六年)後,清軍便數次加固新會城牆,永曆八年(順治十一年)李定國從廣西柳州領兵數萬二攻廣東,連下橫州、廉州、高州,先後擊敗清總兵高虎、高州守將張月,尚可喜藩下副將陳武、李之珍、雷州總兵先啟玉等清軍諸將。李定國三月初三親至高州,廣東各地義師群起響應,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和督撫標兵皆不敢戰,集中兵力防守廣州地區,並向北京發去八百里快馬急報,請求北京往廣東增派滿州大兵以抵禦李定國洶洶來勢。

因新會地處廣州門戶,新會得失直接關係廣州能不能守住,故平、靖二藩便派遣藩下精兵強將駐守新會,守將為漢軍旗參將由雲龍,右翼總兵官吳進忠。此二將進駐新會後,便徵發城中民夫加固城牆,使得新會城牆之堅固不亞廣州府城。其時周士相在城中便日夜目睹清軍驅使民夫築城,每日城下累死而被拉到城外的民夫屍體多以百計。

與此同時,李定國原定親率主力進攻廣州,不料四月卻陡生疾病,只得派部下大將吳子聖率兵進攻廣州,等到吳子聖揮軍抵達新會時,新會城早已被清軍修得固若金湯,吳子聖連攻數月不得破城。十月,李定國親率大軍號稱二十萬攻打新會,先後採取挖掘地道、大炮轟城、伐木填壕等戰術進行強攻,卻無一不被城內清軍識破擊敗,其後圍城數月,終因自北方而來的滿州靖南將軍朱馬剌所率滿、漢兵到達不得不解圍退走。

李定國大軍圍城期間,城內清軍在糧草未斷絕的情況下竟然殺人而食,以致秀才周士相父母妻兒皆遭慘死,至今想來,後世之人附身的周士相都為之痛心不矣。

痛心之餘卻是要復仇,然李定國大軍都破不得新會城,憑太平軍這區區兩千多人又如何能破得了城。不破了新會城,後營老弱就不得轉進香山,想要避開新會堅城,唯以大量舟船橫渡譚江,可週士相又到哪裡去找這麼多船。(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

ps:看《漢兒不為奴》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肇慶是廣州西面的門戶,橫阻高州、羅定;新會則是廣州南邊的門戶,橫阻雷州、廉州;此二地在廣東清軍眼中乃是必守之地,當初李定國一入廣東時便是盡發大軍直奔肇慶,結果卻被肇慶總兵許爾顯據城死守擊退。二攻廣東,李定國則是棄了肇慶城直奔新會,圍城期間,時為秀才的周士相就聽人說起過,老本賊此來新會為的是能從海上接應南明鄭氏的水師,從而水陸合圍廣州。

李定國攻打新會的戰略目的是否是接應鄭成功的水師,時過境遷,並非當事人又無從知曉當日李定國決斷的周士相自然無法知曉,眼下襬在他面前的是到底怎麼越過新會這座堅城到香山縣去。

渡過譚江並不意味太平軍就進入香山縣,前面還有一條西江,那西江比起譚江來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