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主教,要將這銃送到澳門去。

湯若望這麼說了,程漢斌自是不好強求,只暗中記得這銃的每一處細節,回去之後便自己作了備註。放棄清廷會試南下後,他便一路琢磨自己去投那賊秀才當如何才能引起對方重視,倘若一上來就開門見山勸對方沿江東下直取東南,不免有些誇誇其談,紙上談兵,所以不妨從賊秀才的實際需要出發,先讓對方看重自己,進而再擇機進言。

湖南一路行來,程漢斌不但看到了太平軍對湖南諸府百姓的壓迫,也看到了太平軍對火銃及對火藥的重視,因此在反覆思量之後,他毅然決然將《軍器圖說》作為自己的敲門磚。

現在看來,這敲門磚起到了大效果,這賊秀才果然是好火器之人。

“夷虜所最畏於中國者,火器也。畢大人生前所著這《軍器圖說》可謂博覽古今,集古今火器大全,加自身創研,實為軍國利器。在下當初初見時,也是驚得口不能言,尤其那自生銃更是不信,後來親手打過那自生銃後,卻是什麼懷疑也沒有了。”

“程先生見過自生銃的實物?”

說者有心,聽者有意,一聽燧發槍竟然有實物,周士相可是坐不住了。隨後聽了程漢斌一番說法後,心下頓時安定下來。想來崇禎得了這本《軍器圖說》肯定命人按圖製造,畢竟都是軍國利器。可無奈大明國庫沒有銀子,加上戰事緊張根本沒有時間和資源,這才無奈停了自生銃的製造。現在世間所存燧發槍的實物怕也不過幾杆,而其中一杆就在湯若望手中,那順治卻將此物不當一回事,看來多半是騎射思想及防範漢人思想作崇。而那湯若望要將這自生銃送到澳門,這居心怕也沒安好意。

(未完待續。)

第六百一十二章 天子棄國

程漢斌沒有任何隱瞞,將他去年在北京湯若望處所見自生銃實物構造詳細與周士相說了。為了確認那自生銃就是燧發槍,周士相特意問了扳機和燧石方面的問題,程漢斌一一作答,和周士相認知中的燧發槍並無任何區別。

“那自生銃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從而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在下雖不精火器,但也知此銃擊發方式比之現時火銃好用得多,若士兵持自生銃對敵,要比持火銃對敵效率更高,且銃子發射的精度也要高很多,另外,據《軍器圖說》一書所說,製造一杆自生銃的成本僅七八兩銀子,這價格可是便宜得多。”

程漢斌已是將自己所知都說了出來,沒有一點藏私,現在就看“賊秀才”如何決斷了。

一杆燧發槍的成本不過七八兩銀子,而前年周士相派人跟澳門葡萄牙人採購火銃時,他們將一杆火繩槍賣出了40兩銀子的高價,氣的周士相派兵封鎖澳門關牆,在武力威逼下才從葡萄牙人手人以12兩銀子一杆的價格買了千餘杆火銃,還是老舊的,很多買回來後還得要工匠重新維修才能使用。而一杆燧發槍的威力等同三杆甚至四杆火繩槍,所以周士相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決定立即上馬製造燧發槍。

廣東那邊在宋襄公的主持下已經開辦了不少軍工廠,有生產火藥的,有生產新式軍服,也有打造刀劍鐵甲的,另外還有不少負責武器維修的工坊。匠人方面,太平軍自成軍起就格外注重有一技之長的人,只要是手藝人一律厚待,哪怕只不過會逢補破鐵鍋,打鋤頭之類的鐵匠都被太平軍網羅。佔領廣州後,六官之一的工官徐應元實際承擔的職司就是負責太平軍的軍械製造,不過其人因為臨時充為報捷使去了昆明,現在又被安南人給扣下,所以實際主持廣東軍械製造的是布政使司衙門。

銀子,周士相缺,但再缺也不會短了軍工生產,只要這自生銃確實能夠批次生產出來,花再多的銀子周士相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