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皇室都被這些商賈喂得飽飽,大晉這一任皇帝又是個懦弱無為的,蠹蟲越來越多,百姓們被吸附的血份也越來越多。

不過姜伯庸並未有半點惻隱之心,相反還慶幸大晉朝廷**、皇帝無能,不然等北梁亂起來之後,萬一大晉趁亂南上怎麼辦?

內憂之下,姜伯庸相信很難有人抵擋得住外患。

姜伯庸巴不得大晉更亂一些,最好自顧不暇。

“對了,五娘,還有一事。”姜伯庸沉聲道:“朝廷出兵討伐起義暴動了。”

第338章 星隕

陳晉靠著陳雄留下來的餘威,終於勉強收服了軍隊,其後他立即就下了一道聖旨討伐暴民。

朝廷上九卿少了好幾個,留下的不是心有叵測的,就是在陳雄時期就不受重視的,陳晉一直看在眼裡,不可避免的也對這些世家家主產生了輕視。

也是因為陳雄對災民暴虐的態度,陳晉並沒有想過要開倉救濟,反而覺得自己匍一登基,各地就先後暴動,是落他這個皇帝的顏面。

皇帝的面子都踩了,要怎麼挽回?

陳晉的做法是把那些落他面子的人通通殺死。

這場討伐,全北梁都在觀望。

姜伯庸更是調動了大部分的人手,第一時間把各路訊息傳遞給姜元羲。

“朝廷派出了一師軍士1,領軍的是老將羅瑞,首先往南下而去了。”

“朝廷大軍在南方遭遇第一波起義軍,羅瑞老將軍派出一支百人軍士,初戰告捷,全殲起義軍,共計三百餘人。”

“其中有一寒門子跟隨出戰,殺敵奮勇,悍不畏死,大放異彩,斬首八人,按軍功提拔為兩司馬2,此子名為彭高。”

“大軍行進,再次遭遇第二股流民隊伍,老將軍羅瑞派出兩百人軍士,再勝,斬首五百餘人,餘者潰散而逃。朝廷王師挾兩戰之威而來,餘者流民隊伍惶惶不可終日,紛紛逃竄投靠,南地形成兩大流民隊伍,一首領為彭文山,號稱有一軍之力3,名為白眉軍。一首領為曾門,麾下有三千餘人,名為紅巾軍。”

“其中,兩司馬彭高二戰中身先士卒,殺敵悍勇,斬首十八,被提拔為百夫長4。”

“又五日之後,老將軍羅瑞派出一屯軍士5,討伐紅巾軍,是役,紅巾軍首領曾門被彭高斬殺。屯長馬將軍身死,傷亡暫未得知。”

“彭高因驍勇善戰、悍不畏死,戰功超卓,被老將軍羅瑞破例提拔為一部之長,領千人軍士,為四品將軍。此人成為北梁朝武將之中升遷最快之人。”

“紅巾軍潰敗,首領曾門身首異處,餘者紛紛投靠白眉軍,白眉軍一時聲勢壯大。”

“王師休整,六日後,老將軍羅瑞派出四部軍士,分四個方向圍攻白眉軍大本營虞隆,其中彭高所部主正面。”

源源不斷的訊息匯總到姜伯庸手中,姜元羲等人全都在密切注意著,其中彭高這個人就如同一輪紅日般冉冉升起,耀眼得無人能擋,從一個小小計程車兵,短短不到半個月,竟成為四品將軍,獨領一部軍士,手底下上千人!

“陳晉這回真是撿到寶了,有這麼一個將領,陳晉只要好好待他,君臣相得,成為陳晉的心腹,這次如果王師把白眉軍滅了,彭高有這次出征的經歷在,日後想要接替荊門軍的將領不成問題。”

姜元羲慨嘆一聲,覺得陳晉當真是運氣甚好,他不像陳雄那樣本身就武藝超群,打過仗殺過人,氣勢神威,要不是他是皇后親子,又有陳雄留下來的餘威攝人,未必能掌控軍中,只看朝廷這次派兵圍剿流民的軍隊不是荊門軍就可以看出一二,作為朝廷軍需最多最好、戰力最強的軍隊,陳晉還未能指使得動荊門軍去對付流民。

當然,荊門軍對外說殺雞焉用牛刀,就那些由窮苦百姓們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