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午即將離開劍橋的時候,林子軒站在橋上,拿出自己早就準備好的鋼筆和稿紙,看著天邊的斜陽,一副故作深沉的模樣。

然後,他開始書寫。

&ldo;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rdo;

沒錯,正是那首徐至摩後來寫的《再別康橋》。

有什麼用他自己的詩來打臉還過癮的事情呢,這首詩可以說是徐至摩的代表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不過從今日起就是林子軒的大作了,他還把標題改為了《再見,康橋》。

在他寫詩的時候,林徽茵和徐至摩都在旁邊看著,他們剛開始還不知道林子軒在做什麼,看了一會才發現是在現場作詩。

林徽茵低聲念著,詩歌優美的旋律在她腦海里迴蕩。

作為名門閨秀,她讀書不少,見識不凡,覺得這真是一首極為優美的詩作。

徐至摩心中頗為不解,他和林子軒住在一棟公寓內兩年時間,只知道林子軒好玩樂,卻不知道林子軒還有作詩的愛好。

而且還是這麼美妙的詩句,這不科學啊。

&ldo;多謝林小姐這幾日相伴同遊,這首詩偶感而作,就送給你留作紀唸吧。&rdo;林子軒把稿子遞給了林徽茵,淡然道。

他說這話的時候表情極為淡定,心裡卻早已樂開了花。

隱忍了幾天,終於舒暢了。

林徽茵對這詩很是喜歡,文藝女青年嘛,就喜歡這種抒情的調子,還是特意送給她的,自然格外歡喜。

徐至摩則面色不豫,想著是不是夜裡也寫首詩送給林徽茵,可思來想去,卻發現很難超越這首《再見,康橋》,不由得犯難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