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罵戰只是一種吸引人關注的炒作,只要有人關注,就可能有人贊同他的主張,最怕的是默默無聞,無人理睬。
林子軒這種不計成本的開罵,讓不少人哭笑不得。
魯訊就以後不要和這種有錢人對罵,他罵的起,你罵不起,罵人也要講本錢的。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這份剛開始被人稱為罵人報的《文化評論》從四版變成八版,最後成為十六版,聚集了一大批中間派的學者,對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進行了深刻而細緻的研究。
中間派既不贊同保守派,也不同意全盤西化,要走一條中間的道路。
這一思想派別在民國時期的思想界產生了極大了反響,對後世影響深遠。
正如林子軒在《文化評論》的創刊詞中所的那樣。
&ldo;我們在走著一條獨特的道路,雖然布滿荊棘,卻通往光明,這就是第三條路。思想之路沒有盡頭,沒有邊界,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rdo;
☆、第二百二十八章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
林子軒回到了往日熟悉的生活節奏之中。
他刻意的減少了工作,留在家裡陪著馮程程,還要安排妹妹林曉玲的美國之行。
在這個時代,前往美國留學分為官費和自費兩種,有名額限制。
1908年,美國國會透過法案,對於退還中國&ldo;庚子賠款&rdo;中超出美方實際損失的部分,用這筆錢幫助中國辦學,並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
雙方協議,創辦清華學堂,並自1909年起,中國每年向美國派遣100名留學生。
這就是庚款留美學生的由來,這種形式的留美作為一種制度被固定下來。
自從1909年開始,部分在美國的自費留學生也能得到庚款的資助,導致留美的中國學生人數迅速增加。
到了1924年,留美人數為1637人,其中自費生為1075人。
林曉玲畢業於上海中西女校,在後世相當於高中畢業,中西女校是教會學校,對於本校的畢業生想要出國深造,他們可以推薦到美國的教會大學繼續讀書。
比如宋家三姐妹就是如此,還有正在美國波士頓威爾斯利女子學院讀書的冰欣。
威爾斯利女子學院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男子不得在大學裡擔任任何的領導席位,這是一座純女子的學校。
林徽茵和梁思城前往的是位於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這是一座男女同校的大學。
林曉玲原本打算去威爾斯利女子學院。但她聽說可以到男女同校的大學上學後。立刻改變了主意,準備前往費城。
或許是在中西女校將近十年的生活讓她厭倦了。
至於學習什麼她還沒有想好,她感興趣的學科非常多,包括商業和藝術。
這件事又讓家裡鬧騰了一陣,老一輩的人觀念不同,他們對於林曉玲和外國女人一起上學還能接受,和外國男人混在一起就有點接受不了了。
林子軒不由得搖了搖頭。幸好現在美國大學的宿舍是男女分開的,要是像後世美國大學那種男女混住的宿舍,恐怕會讓民國時代的父母崩潰。
有了林徽茵這個榜樣,林曉玲沒有退讓,非常堅持。
按照她的說法,到了美國就是我做主了,我想到哪裡上學就去哪裡。
林子軒不免又要在其中進行調解,這就是家務事,雖然麻煩。卻也是真的關心彼此。
馮程程倒是很羨慕這個小姑子,可以到國外留學。
她以前在北平上女校的時候也有過很多的理想,想到國外留學,想成為女畫家。
因為自小在法租界長大,接觸了不少法國人,巴黎是她一直想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