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開局即已經註定了結局。!~!
..
第45章 俄羅斯之陰霾
俄軍的六月攻勢早在部署階段就暴露出了嚴重問題,並不僅僅是情報問題,甚至於德軍增兵也不過僅僅只是小問題而已,最大的問題在於俄軍本身的內部問題。
在戰前第七軍團特派員電告克倫斯基:“在第十二師中,……第四十七團拒絕出發。第十三師的各團,只有第五十團差不多是全體出發的。第五十一團答應於明天出發;第四十九團並不遵命出發,第五十二團表示拒絕,並逮捕了所有軍官。”
這樣的情景幾乎是隨處可見的。對於那位特派員的報告,臨時政府答覆:“著即將第四十五、四十六、四十七與五十二各團解散,將煽惑官兵抗命之人交法庭懲辦。”然而,士兵們既不怕解散,也不懼法庭。
早在6月17日,總司令部參謀長報告:“北方戰線還處在發酵狀態中,敵陣親善的事情還在繼續,步兵對進攻表示反對。……西方前線情形不明。西南方前線情形略有改善……羅馬尼亞前線上,看不到特別進步,士兵不願進攻。”一個海軍軍官說道:“委員會委員日益明顯地右傾,同時他們在水兵和士兵中的威望也顯然在低落了。”
在進攻前後的6月23日至6月30日,俄軍前線開小差人數超過了10萬人。迫於軍隊士氣低落和趨於瓦解的現實,前線指揮官勃羅西洛夫將軍組織志願者成立敢死營。一些後方愛國婦女還組成了“黑色敢死驃騎兵”開赴前線。
身為陸海軍部長地克倫斯基來到前線視察,前線司令部更是利用這一機會,請他給進攻部隊作一番鼓動工作。克倫斯基在動員會上既遇到了硬釘子也碰到了軟釘子,革命委員會領導的部隊不但不參加他的戰前動員大會,還拒絕了出戰勸說。部隊的軍紀鬆懈、軍令無威讓這位充滿信心的陸海軍部長極度沮喪。
幾天後,西線總司令鄧尼金請他到軍隊去作動員,已經對動員不抱任何希望的克倫斯基回覆了一封電報:“軍隊中進行勸說和談話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與在是下命令地時候。而不是開大會勸說地時候。”
1917年7月1日,克倫斯基報告臨時政府:“今天是革命大捷之日。6月18日(西曆7月1日),俄國的革命軍隊懷著很大熱忱,開始了對德奧軍隊進攻。”
當天,俄國西南戰線51個師共30萬人向奧匈陣地發起進攻。中路的第十一和第七兩個集團軍主攻格利納內和萊姆堡,左翼第八集團軍和右翼特別集團軍擔任助攻。進攻在數千公里長的戰線同時展開。俄軍的主攻沒有什麼大進展,剛有斬獲便馬上暴露出技術裝備嚴重不足地弱點,進攻團隊中甚至沒有機關槍。
俄軍衝鋒的場面倒十分壯觀,衝鋒部隊舉著紅旗,漫天遍野地往前衝。遇到阻擊便停下來,有地停留在敵陣前被火力壓制住了,多數情況是退回到自己的戰壕。即使最有戰鬥力的軍團也是如此,衝鋒到炮火尚未摧毀的敵軍鐵絲網前,就毫無辦法地躺下不動了,一直到下達撤退命令時為止。
除了俄軍士氣底迷的原因之外,更多地實際上是技術裝備方面的問題,俄軍士兵們沒有受過克服障礙的訓練。也沒有破除障礙所必需的工具。進攻的組織也十分糟糕。第七集團軍一個團接受了任務,命令他們用手榴彈把敵人從戰壕裡打出來。然而缺乏訓練計程車兵不知道怎樣使用手榴彈。在戰鬥打響前才領到了手榴彈,更為可笑的是為了行軍方便又把手榴彈留在了自己的陣地……
已經有了準備德**隊,用機槍、火炮、鐵絲網收割著俄軍地生命,為了讓進攻進行下去,俄軍地指揮官把更多的精力用到說服、威脅,甚至於不惜動用武力脅迫自己地部隊進攻。
可是即便如此,許多士兵仍然拒絕服從命令。當德軍從最初的驚詫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