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忙打了個哈哈。其實他剛才心中一直在想的是怎能才能引導著朱明理學走上正確的道路,可以拿來控制和引導人心以及社會風氣,但是又不會禁錮整個民族的進步。

現在也容不得他細細思考,船隊繞過金山,前面便是北固山,北固山下,京口碼頭上已經有人在等候。

這一次名義上是陸秀夫回家探親,但是誰都知道葉應武也必然在船上,否則陸秀夫沒有必要在這個緊要關頭從興州千里迢迢跑回來探親。而五百百戰都騎兵,則直接從路上疾馳而來,估計下午就可以到達鎮江府。

鎮江陸門是陸秀夫的父親、陸門家主陸元楚從楚州鹽城長建裡遷過來的,當時陸秀夫三歲,尚且處於懵懂未知的階段,所以對於陸秀夫來說,鎮江已經算是自己的家鄉了。

除了陸元楚這一脈,還有兄弟叔侄很多旁支跟著自家祖宗祠堂一起遷了過來,所以雖然是搬遷不過二十多年,陸家在鎮江儼然有一方豪門的姿態,並且子孫繁衍很是迅速。鎮江陸家繼承了陸元楚的祖父、陸秀夫的曾祖父陸游陸放翁的愛國忠君品質,陸秀夫在崖山抱著年幼的宋帝投海訊息傳來,陸家竟然陸陸續續有數十名直系子弟投水自盡,向大宋、也向華夏表現了自己的忠貞和血性。

對於這樣一個家族,葉應武還是很是尊重的。

一艘艘船緩緩靠岸,葉應武的親衛甲士先行下船,開始整隊。雖然身上沒有披甲,但是一個個精壯漢子在碼頭上一站,佇列整齊劃一,腰間佩刀隱隱待出,這氣勢已經非凡。

即使是鎮江城外駐紮的宋軍精銳,也沒有這等風範。

站在晨曦中的陸家家主陸元楚心中也是暗暗讚歎,天武軍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人讚歎為“大宋第一雄軍”,他們這些千里之外的人還未曾相信,現在看來不相信也不成了。

站在陸元楚身邊的是他的兄長陸元質,這已經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了,如果不是今天太陽好,而且夏天未過,晨風中也帶著暖意,恐怕這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都不會到碼頭上來走一遭。

而陸元楚身後的則是兩個兒子陸傳彥、陸傳道以及自己的侄子陸傳弘。至於陸元楚的兩個女兒自然不適合拋頭露面在碼頭上迎接,已然在家中相候兄長。

如果單是陸秀夫回來,自然不能擺出這樣的場面,讓二伯和爹爹迎接,這碼頭上的人所迎接的,是站在陸秀夫身邊的這個不過二十歲的年輕人。大宋興州知州並天武軍四廂都指揮使,葉應武。

甚至或許葉應武的興州知州這個頭銜都不值得他們迎接,真正有分量的是天武軍四廂都指揮使這個五六品的武將官銜。因為這個年輕人嘴裡的一句話,可能就代表著天武軍的兵鋒所向!

放眼大宋,似乎還找不出來一支勁旅擁有天武軍這麼強悍的實力。連年的征戰,已經讓宋朝的文官心知肚明,現在雖然依舊是重文輕武,但是誰掌握了兵權,誰就說了算,已經不分文武了。

船剛剛靠岸,陸秀夫便三步並作兩步跑上碼頭,單膝跪在陸元楚的面前:“爹爹,孩兒不孝,孩兒回來了!”

陸元楚看著近在咫尺的歸家遊子,眼眸中也有晶瑩閃動:“回來了,你這孩子,在外面闖蕩了那麼久,終於知道回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不只是爹爹想你了,你阿媽也已經唸叨你好久了!還有你兄長、你妹妹,誰不是常常將你這個不歸家的兄弟掛在嘴邊?!”

“君實,你抓緊起來。”陸秀夫的長兄陸傳彥見到自家爹爹激動地手足無措,急忙上前一步攙扶陸秀夫。

陸秀夫在家中兄弟裡面排行最小,下面只有兩個妹妹,雖然算不上陸元楚晚年得子,但也是臨近中年,再加上少年天資聰穎,所以家中老少對他都很是喜愛,陸元楚更是力排眾議,沒有讓陸秀夫按照家中的“傳”字輩起名,而是以“秀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