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定不會讓父皇還有諸位失望的!”

李泰身邊的幾人連忙追問,李泰卻是故作神秘,不再說話。

轉眼之間,正月便到來。

那些高句麗使者在長安城花了大量的錢財,置辦了一些不錯的禮物,準備在新年賜宴的時候送給李世民。

新年賜宴,這是李世民即位以來形成的慣例,能進這宴席的人,皆是一方重臣。

然而,往年的賜宴,有長孫皇后招待著那些命婦女賓。而今年,長孫皇后病逝,只有李世民賜宴朝中重臣。至於命婦們,則是沒有機會參加皇家賜宴了。而李世民也沒有指派哪一位嬪妃來舉行著宴會。

宴會之上,先是照樣是一通歌舞。眾人在几案之上,邊吃喝便觀賞歌舞。

待一曲歌罷,便是獻禮物的時間了。朝中大臣或是獻上墨寶一副,像褚遂良、劉洎等人,他們堪稱當今書法大家。也有獻上繪畫的,像工部侍郎閻立本,一副丹青獻上,不知引來了多少眼饞的目光。

張允文卻是獻上的,卻是一柄古劍。據說是洛陽的一個摸金校尉從古墓中刨出來的陪葬物品,據說還是先秦之物。上面銅綠宛然。然而經過細細的洗磨,這柄古劍再次恢復了原狀。只見上面一溜黑色的方格紋,漂亮至極。劍身鋒利,劍柄厚實。

乘著興頭,張允文當場舞了一套劍法。這殺氣烈烈的劍法讓眾人面色一變。倒是李世民笑道:“此劍法大開大闔,千軍辟易,當用來殺敵,而非是做劍舞的!”

張允文聽了這話,呵呵一笑,收了劍,雙手呈於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舉起這古劍端詳片刻,讚了一聲:“好劍!果真是好劍!”

後面的大臣也陸續送上了各式賀禮。

終於輪到太子李承乾了。眾人的目光盡皆集中在他的身上。

李承乾送上的卻是一個包裝華麗的木盒子。木盒子三寸見方,也不知裡面裝的什麼。

“兒臣於終南山中尋得一道法高深的道長。道長號為‘雲龍子’,年紀雖然有八十多歲,可視之如同六十來歲的模樣,且身子健朗,腳步如飛。兒臣細細追問,得知此道長乃是一名煉丹之士,一聲煉丹無數。而他能保持那般模樣卻是因為常年服用一種名為‘長生丹’的丹丸。此等丹丸乃是以各種天材地寶煉製而成,若常服之,則可延年益壽!”李承乾解釋道。

聽得李承乾的解釋,李世民眼中不由露出一絲渴望來。開啟盒子,只見裡面擺著一個手掌大小的白玉瓶兒,想必這丹藥便裝在這白玉瓶兒中。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終是將白玉瓶兒放回盒中。

“當年秦皇漢武,為求得金丹,可謂是費盡心機!朕豈可效法其勞民傷財之舉?不過承乾啊,你的心意,朕已經明瞭!”

李承乾行了一禮,退回人群中。

接著,按照那些皇子的排行挨個來。

到達魏王李泰的時候,眾人又將目光齊齊望向李泰。

只見這李泰雙手空空的走到場中,向李世民一揖道:“啟稟父皇,兒臣準備的禮物尚未準備好,恐怕還要十個月才能準備完成!”

此言一出,眾人齊齊一驚。

*********

寫到那個丹藥的時候,俺不知不覺就想起了仙劍4裡面的那首詩:濤山阻絕秦帝船,漢宮夜夜捧金盤。玉肌枉然生白骨,不如劍嘯易水寒!

第三百九十三章 魏徵之死

李世民聽了李泰的話,頓時來了興趣,笑著向李泰問道:“哦,那青雀你送的什麼賀禮給朕啊?”

李泰面容之上露出濃濃的傷懷來:“母后病逝,兒臣卻是沒有絲毫能力來救母后。每每思來,不覺心中如焚。兒臣想來想去,決定出資在長安建一座佛寺,以追念母后!佛寺的名字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