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呃……”
金不愁遲疑一聲,他哪裡是半句都沒有聽進啊,簡直就是一個字都沒聽!他那對小眼精光一閃,而後望向鈞天真人,說道:“師尊,弟子愚鈍,與師尊所講之道難合,或許是師尊講得過於深奧了,所以還請師尊換一種道,比如……比如長生之道!”
“對對對!就講長生之道!”
金不愁一席話落,當即有不少少年出聲迎合。這些人當中不少都是跋山涉水,遠赴萬里,西上崑崙,為的就是求道成仙。可上山幾日,所聽之道皆是稀裡糊塗的,那些道固然聽了使人心靜目明,但卻並非他們所衷所求之道啊!
座下的霽月見眾人這般反應,不由得搖頭一笑,暗道這些人好不知好歹,大道三千,條條可證混元,焉知鈞天真人所講之道就不是長生之道了?
鈞天真人並未露出任何異樣神色,他抬手示意金不愁坐下,而後眸光掃過眾人,道:“爾等既求長生,那本座便為你將述長生。”
他頓了頓,在眾人寧心靜神間繼續說道:“所謂長生,在爾等眼中無非是功力深厚與否,世間修煉之道一分為二,一為武修一為道修。武修講究一力降十會,道修講究天人共一身。”
“天為道,人為己,道修之人所行之法便是借天地之力為己用,所以在道修之中,‘神’為重中之重。可‘神’飄渺無蹤,琢磨難定,想要抓住它,由心控制它來引導天地之力,還需遵一詞——精神!”
“神為念,也作精神,精神精神,有精方有神,故此修道的第一境界便是煉精化氣,氣從全身貫於頂,第二境界則為煉氣化神。煉出了神,此時已能借調天地之力為己用,但借用的不多,只能施展出簡易的呼風喚雨之術,蓋因神與天地不合,故此第三境界為煉神返虛,使神化虛無,與周身天地相合。”
“適才已與爾等言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虛為天,在其之上為道,故此第四境界為煉虛合道。而在道之上則為自然,自然之上方為混元,此後的兩個境界不說也罷,日後到了那等層次,爾等自會知曉。”
述說完修道境界,鈞天真人繼續說道:“修道者,之所以較之練武者要長壽,其根本原因便在於修道除了第一境界之外,其餘境界中俱是經受天地之力滋身養神,隨著修為的增長,自身所蘊含的天地之力也越來越多,真正到了混元之境,只要混元不滅,自身便不滅!至於武修,他們從一開始便是透過吸納天地之力為己用,將自身當成器物來淬鍊,最後將自己練就成金剛不壞之體。這個過程是在索取,而且在吸納天地之力為己用時,難免耗神,故此,武修者進境固然神速,卻難長壽,唯有到了第四境界,自身已足夠完滿時,他們才以身養神,這個時候他們的壽命才會增加。”
無論是武是道,俱是六個境界,而且也都能長生,只不過道修一開始走的便是長生之路,而武修卻是到了後期才踏上長生之路,二者有優有劣,誰也不能說誰就差上了一籌。
第十四章 道武雙修
其實說白了,武修是注重以肉身之力反哺元神,而道修則是注重以元神之力滋潤肉身,前期兩者或許有區別,可到了後面都是一個理,那就是神與身共同昇華,直至混元!
這時,諸多聽道者當中站起了一位**歲模樣的少年,他面容清秀俊逸,神態從容淡定,先是對著鈞天真人微微躬身,而後說道:“師伯,既然練武進境神速而難以長生,修道進境緩慢卻有延年益壽之功,那為何不將兩者相合,豈不是互補優劣了?”
“赤明子說的不錯!”
“神與身共修更符合道,為何難見道武雙修之人?”
那名喚赤明子,也就是當日施針為虞青梧療傷的少年一語落地後,頓時引起眾人的附和之聲。在場中,除了霽月之外,俱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