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你小子的鬼主意真是層出不窮,可這一手看似絕妙,若是成了也是善政一樁,但核心問題卻依舊還在……”陳勤之看著馮一博早已寫好,卻沒有遞交的奏疏,一時眉頭緊鎖。

雖然他早有預料,只要改革必然會有這一步。但還是沒想到,馮一博會這麼快就拿出方案。

可即使這個方案讓人拍桉叫絕,卻依舊沒能繞開最根本的利益衝突。想到王安石和蔡京的下場,他不由嘆道:“一旦推行,你怕是要被天下人恨死,被人冠以荊公門徒之稱謂啊!”說到這裡,陳勤之猶豫起來。

馮一博的這個提案,實在讓人驚豔。若是真能推下去,大魏說不得就能迎來中興。

可是一旦失敗,說不定就有改朝換代的危險。但,他猶豫的也不是做不做,而是由誰來做。

這個馮淵,年紀輕輕又驚才絕豔。若是由他來做,萬一失敗就徹底斷絕仕途。

這樣的人才不能做官,對於大魏來說損失就太大了。而他這個老頭子本就行將就木,若是拼一把,不管成與不成,也沒什麼遺憾。

成功了青史留名,傳頌千古。即使失敗,要揹負罵名,也能給這個年輕人留下經驗教訓。

況且等時機成熟後,以他的才智必然還能東山再起。有了一次失敗的經驗,成功的機率大增。

到那時,自己也不虞揹負太久的罵名。陳勤之這邊,還在不停的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可沒想到的是,還沒等他下定決心,馮一博就失笑道:“若是好辦我就直接上疏啟奏了,還用和您老商量嗎?”他自然早知如此,不然也不會來找陳勤之。

但他此來,可不是讓陳勤之給他頂鍋的。說到此處,馮一博話鋒一轉,又道:“不過,其實這事想要推行,有些難度,卻也沒那麼難。”這封奏疏的核心,就是

“攤丁入畝”。囿於古代的生產力所限,歷史上的每一次變法怎麼也繞不開四個字。

“核田歸稅”。也就是核查田畝,加強稅收。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只有稅收上來了,才能強國。成功了,很可能就打造一個盛世。哪怕成功一半,也能來個王朝中興。

而失敗了,或者乾脆躺平的朝代,最後就逃不了王朝覆滅的命運。商鞅成功了,才有始皇帝一舉滅了六國。

而王安石徹底失敗了,北宋只能被滅。馮一博說要改革,自然也避不開這一點。

而其他做法,要麼限於生產力,要麼限於現在的局勢,都不適合。思來想去,也就只有攤丁入畝最適合這個時代。

而攤丁入畝,就核田歸稅的一種模式。準確的說,是相對溫和的一種模式。

可即使攤丁入畝再溫和,核心也是土地問題。因此,陳勤之聽到他的話就也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你有辦法?”雖然馮一博總能從不同角度解決各種難題,但歷史上主持變法的哪一個不是驚才絕豔之人?

別人不說,就說王安石。無論人品學問,執政能力,都有口皆碑,讓人無可指摘。

卻也因為觸及太多人的利益,倒在了變法這條路上,為此揹負千年罵名。

現在馮一博說能推行下去,陳勤之自然而然就表示懷疑。

“這事算是善政,卻非仁政,施行下去對百姓的好處有限,而對大魏朝廷卻有極大的好處,但反對的,也不是平民百姓,必然是持有土地計程車紳、地主。”馮一博先將攤丁入畝簡單定性,隨後才道:“所以,我們只要拉一派打一派,這事就會簡單許多。”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土地,就是所有經濟行為的核心。

在私有制佔統治地位的社會,很容易走向貧富兩極分化。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而土地作為經濟核心,自然會聚集在小部分人的手中。耕者無田,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