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裡把水分為三等。

即所謂: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也就是說,礦泉水最好,其次是活水。

最差也是靜置沉澱過的水。

但正如“士農工商”這種先秦時期的觀念。

現在只用來代指天下之民,而非衡量階級的準繩。

寫於唐朝的《茶經》,也已經隨著時代的發展,只被奉為茶道奠基之作。

卻非盲目崇拜其中的內容。

黛玉雖不精此道,卻也聽聞過。

此時大魏盛行的水,是無根之水。

講究之人,都會蠲雨露霜雪。

封存待用,以備將來。

因此聽到妙玉的問題,黛玉便笑著猜道:

“莫不是姐姐舊年蠲的雨水?”

黛玉也是隨口一說,選的也是江南最容易存的雨水。

沒想到這話一出,妙玉卻冷笑起來。

“呵!不想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

這話把黛玉說的一愣。

她以為妙玉把自己叫來,又親自以茶招待。

不說是感謝,起碼也在示好。

沒想到,聊不到兩句。

竟發作起來?

雖覺有愧於妙玉,但以黛玉的性子,自也不會輕易低頭。

當然,她不會因為一句指摘就翻臉,但問還是要問問的。

只見黛玉秀眉輕蹙,抬眼問道:

“姐姐這話從何處來?”

“連水也嘗不出來,還不是大俗人?”

雖妙玉臉上不屑,可黛玉卻聽出一點怒其不爭的味道。

果然,沒等黛玉說話,又聽她沒好氣的繼續道:

“舊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清淳?如何吃得?”

她看著面前的綠玉斗,輕輕捧起在鼻下一過。

又看著黛玉,輕嘆道:

“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

梅花雪。

只是聽著,就感其清幽雋永。

黛玉想象一下,心下竟有些慚愧。

怪不得她說自己是個大俗人!

原來是在責怪自己品味不出,浪費了她一番好意。

不過雖有些微慚愧,黛玉也不會因此就朝她低頭。

又不是自己求著她給自己泡的茶,嘗不出來又如何?

若是以前的性子,黛玉定然也要冷笑,回譏兩句。

但現在的她,卻只笑著化解道:

“怪道如此清淳,早聞真正的行家,都是自己蠲水,不想姐姐竟就是這般懂茶之人!”

聽到黛玉捧了一句,妙玉絲毫不覺有什麼不對。

還自顧自的失落著,捧著綠玉斗道:

“統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天才開了招待你,可惜你卻嘗不出來?”

她自己都捨不得吃的好水,卻開了招待我?

聽到這裡,黛玉卻忽覺不對。

這位庶姐一點沒理自己的話,自顧自的悲春傷秋?

黛玉覺得她摸到了一點門道。

因此稍稍放低了一點姿態,試探著說道:

“我並不精通此道,聽姐姐一說才知其珍貴。”

見黛玉一臉可惜,妙玉以為她要道歉。

心下頓時有些瞧之不起。

若是黛玉道歉,不僅是嘗不出水的俗人。

以後難免還要低她一頭。

可沒想到黛玉說到此處,卻話鋒一轉:

“好在我喝了也覺不錯,倒不算糟蹋了姐姐的心意。”

“只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