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底多大的事值得逼死一條人命?難道罷市**的背後還另有隱情?
第三百三十二章 查稅開鋪
李信立即對這名債主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卻讓他隱隱覺得此人身份恐怕並不簡單。這名債主本也是常年跑口外的行商,專運些皮革茶葉一類的貨物,可卻在前年突然不再往口外跑了,說是著許多年腦袋別再褲腰帶上也賺夠了銀子,要過幾天安生日子,於是就做起了放貸人。最初人們並不相信他有足夠的財力做放貸人,可隨著幾宗大的款項放出去,這種顧慮也就漸漸打消。
久而久之,放貸這一行上對其家底財力難知底細,便都諱莫如深。此人在短短一年間便在太原府放貸這一行上聲名鵲起,至於他財產的來源,市面上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在口外跑商的幾年發了大財,甚至有人說他發現了蒙古韃子埋藏的寶藏,種種傳聞不一而足,但其中最靠譜的一種說法是他攀附上了富甲一方可翻雲覆雨的盧家。
事實上,此人一直對盧金吉言聽計從,就在太原遭災之前,還成配合盧金吉在稱中以放貸為陷阱,吞併了城外大批的土地。今年由於遭了災,那些土地沒有足夠的人力打理,直到現在還有一多半都荒廢著,但奈何是有主之田,李信自然也不便處置。
繼續深入下去,就連田復珍都連連咂舌,“田某為官數十載還從未見過如此罕見之情形,城中商戶十之六七均曾借貸一人之手,殊為怪哉!”
李信對田復珍所言深感贊同,民間商業交流,私人借貸本是正常事,但半數借款均出自一人之手便不正常了。
“田府尊,即刻盡遣皂隸,按照這份借貸名單一一去錄取口供,主要有兩點必須清楚,一是這些借款究竟與盧家有沒有關係,二是盧金吉是否曾以收款為由要挾過他們,至於細節方面則越詳細越好。”
半日功夫下來,調查結果讓李信暗暗心驚,幾乎絕大多數的人都眾口一詞,此人以收債為藉口要挾響應罷市,且均曾不同程度的透露,此事乃是盧金吉為幕後主使,若想求情只能去找他,可又有誰能夠資格去與盧家的家主接觸呢?
條理似乎清晰了起來,所有的矛頭幾乎都直指盧金吉,郭師爺磨拳霍霍,“此賊殊為可恨,現在人證物證俱在,當將其立即逮捕歸案,依法處置,以正視聽,恢復秩序!”
田復珍卻不同意。
“不可操之過急,現在的證據都停留在口頭證供上,沒有實質的直接證據能夠證明盧金吉與放債人有從屬關係,都是旁人從放債人之口聽說,輕舉妄動無異於打草驚蛇,過早的暴露了咱們準備收拾他的目的和決心,也給了他準備的時間和機會。”
李信贊同田復珍的想法,卻有著強烈的挫敗感,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一直試圖扶持的山西工商業竟是眼下這個德行,大寡頭憑藉官商勾結作為雄厚的資本靠山,對廣大小商戶予取予求,生殺予奪,長此下去,他的這些優惠政策不但不能真正的讓廣大商戶得到實惠,反而會成為這些有著深厚權力背景的寡頭們斂財的幫兇。
想到此處,李信驚起一身的冷汗,自己取消了各地的稅卡,改以新的收稅條例,由專管工商的衙門負責此事,本來是好事,那麼依照眼下情形,這些寡頭可不可能利用漏洞來偷稅漏稅,大發其財呢?
他突然意識到,從此處入手當是查處盧府的一個關鍵契機,一番思量之後,便有了主意。
“眼下須要做兩件大事,其一,請田府尊立即責成專人進入工商衙門查處偷稅漏稅之情形,其中以太原府盧周王三家為主要嫌疑物件。其二,這件事須有商社來辦,郭師爺你一力承擔起來,在最短時間內,不惜代價不惜成本,於太原城中開起至少二十家以上的商鋪,經營範圍涵蓋吃穿行所需,以此緩解罷市造成的供應恐慌。”
田復珍與郭師爺聞言都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