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辦一個紡織廠就是另外一回事。鋼鐵工業要辦,可優先還是要將紡織業辦起來。咱們不僅要辦紡織業。而且要爭取在三五年內辦出非常大規模的成績,和日本紡織廠爭鋒相對的競爭。你們有什麼想法,現在說說看。”

潘斯熾道:“我和鄭桂廷、容總董此前商量過,東三省和中國的紡織業要想真正的辦好,首先還是要解決原材料的問題。棉花的種植必須要好好的推廣;其次是紡織學校必須要辦,而且得大量辦,要培養自己紡織業人才,經營、技術、銷售、種棉四個方面都要培養;第三是染料工業必須從現在就開始抓起來;第四是紡織業必須有一定的扶持政策,特別是本土的紡織企業要加強扶持;第五是銷售工作要抓起來。特別是關於第五點,日本的紡織產品質量不高。但它的商標都很講究,比如說目前在山東最暢銷的金龍、金魚、雙鹿、花蝶都是日本人特設的牌子,他們的織花圖案也是老百姓喜歡的牡丹花、福祿壽、龍鳳呈祥、五福臨門、月宮圖、觀音送子、鯉魚跳龍門之類的,他們的花布比洋人的質量差,比咱們好,價格和咱們的差不多,比洋人低很多,花樣又多,還特別適應國內的需求,咱們和洋人都沒有辦法和他們競爭。所以,我和鄭桂廷、容總董談到這些,我就覺得咱們紡織業和日本相比的差距是全面性,不是一個地方差的問題,而是全部都差,全部都得追趕。特別是織花、印染的部分,咱們必須想辦法。”

宋彪只能說一聲“是啊”。

關於這些事,他身為東三省總督所能採取的辦法幾乎沒多少,也就是抓一抓棉花的本地生產,其餘的都只能是遠東財團內部想辦法。

鄭桂廷繼續和大家說道:“我的觀點是這樣子的,咱們就算是在東三省將紡織業辦起來,因為日本產品的關稅低,咱們的產品從東三省銷往關內,價格不比日本便宜多少。要想全面阻擊日本的紡織品,還是得同時在上海、天津想辦法。特別是在上海,像老公茂、瑞記、鴻源、新昌這些老牌紡織廠都有問題,咱們可以買下來繼續經營。比如說上海機器織布局,現在幾經週轉,原先投入百萬兩銀子,終究是經營的很差,最後賣給整合公司,整合公司是英商辦的,資本規模小,也撐不住,現在又要賣。我看就可以買下來。咱們家底大,撐個五六年不是問題。”…;

他說完之後,大家都看向潘斯熾,因為潘斯熾就是從上海機器織布局出來的,此前就是最後一任織布局總辦。

潘斯熾此時倒是很尷尬,將上海機器織布局賣給英商整合公司就是他負責秉辦的,這家整合公司是怡和洋行入股,和另外一家規模比較小的英資洋行。加上怡和等行的華商買辦共同湊集資本籌辦的,取意“集合而成”,故名整合公司,註冊資本70萬兩銀子,實收資本五十餘萬兩。

因為資本規模不大,整合公司撐了幾年,現在也不行了。怡和洋行已經甩賣了股份逃之夭夭,其他華商還想繼續撐下去,估計也不太可能。

潘斯熾就叫愛那個整合公司的事情說了一番。又道:“機器織布局早些年是賺錢的,《馬關條約》一簽署就完蛋了。十年前的時候,日本紡織業也不行。日本的紡織產品真正大規模賣到國內,首先還是在山東興起,可那也是五六年前的事。可英法美等國都有最惠國條款,同樣低稅賣入洋布,特別是美國洋布和印度洋布,那個價格很低廉啊。織布局和棉紗廠又不一樣,想要賺錢的難度就更大了,可這個廠一千來號人,很多工人幹了二十幾年,那都是熟練工。買回來就能盈利。關鍵幾個問題,第一是染料的價格得低,質量還得過得去;第二,織布局原來的工資有點偏高,那比日本國內的織布工人的工資高多了。這個必須降;第三,花樣必須翻新,十來年都一個花樣,根本賣不動。我估計整合公司那邊出價四十萬兩銀子就能賣,今年不賣,它們過兩年還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