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借上輩攢得的家業,擴田增房,不幾年,在唐家集境內有房子好幾處,土地160餘畝,成了唐家集首富,自已也混了個團座的職位。
後來,鬥元也生了三個兒子,老大景輝(生於1890年),老二自生下來就是個痴呆,未賜名諱,只是老三照燦,從小聰穎過人,相貌堂堂,被鬥元視為掌上名珠,送入學堂,連年進取,後考入一所軍校飛行科。誰知家遭厄運,唐照燦在軍校學習時,第一次隨機騰空,就昏了過去,停機後,搶救無效,一命嗚呼。鬥元受這一驚,也得病不起,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後來,三弟、父親相繼去世,唐景輝已變成了鐵石心腸。但是,他對自己的妻子卻是恩愛有加。江老太太是一個十分注重三從四德的女人,不管怎樣爭論,她只是給丈夫一個建議,最終還得聽男人的。
唐漢龍得到父母的許可,大喜。但是,父母卻讓他先訂婚。早在中學畢業後,唐漢龍母親江氏望子成龍,想讓兒子上大學繼續深造,學文、學工、學理都可以,但不希望像他父親那樣拿槍桿子,整天東奔西跑,為之擔驚受怕。可是唐漢龍生就不是一個文靜人,坐不住!他回到家裡,不是看一些打仗的書,就是摸槍耍棒。他一次次地關門在家裡研究著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得天下的門道,尋找著自已成功的可能性。
江氏看兒子整日舞槍弄棒,常常皺眉嘆氣,很是擔憂兒子將來動刀動槍,與其說讓兒子將來馳騁疆場,還不如讓兒子在家繼承父業。那麼怎樣才能收住兒子的心呢?江氏日思夜想,終於想出一招:丈夫不反對,又能拴住兒子的辦法。“對,給這小子說上一門親事,看你還跑不跑。”江氏面露笑容,與丈夫景輝一番商量。
唐景輝心知肚明,但他並不反對:“男人嘛,婚姻事業兩不誤,好啊。”兩人決定託人給漢龍提親。
一天,母親喊黑子來到自已身邊,牽著兒的手,充滿愛憐地道:“黑子,你已長大了,考不上大學也不要緊,和母親一起把這個家管好也可以。我和你爹已經給你擇定一樁親事,姑娘是本區梅家埡人,叫梅玉冰,今年14歲,比你小兩歲,個子矮一些,但為人誠實、賢慧,滿可與你匹配。她家有20多畝田,車輛牛犋齊全,瓦房三四間,雖不富有,也不辱門庭。你若有意,就拿個‘八’字,先定下來,也了卻做父母的一樁心事。”
唐漢龍想都沒想這事,心裡覺得母親問得突然,他一時拿不定主意,但也覺得無所謂,猶豫片刻,眨了眨眼睛,便說了聲:“爹孃看著辦吧,您們說行就行。”其實唐漢龍不想過早地談情說愛分散精力,他一心一意在思考著他的目標。但又不好反對爹孃的好意。
接下來幾天,唐家請中間人張羅這事,媒婆自是樂意,這唐家有權有勢,富甲一方,誰家姑娘不高興?自已辦這事,是給姑娘家送福,自已也可以趁機接觸唐家,也沾沾好運,便兩下的跑開了。
好在一切順利,訂婚並沒有花多少時間。訂婚後,只有16歲的唐漢龍與幾位同學前往武漢應試,幸運地以微弱的分數被錄取到炮科專業學習。
軍校學習和生活比唐家集山區和陽湖小城來說有趣多了,唐漢龍心裡想到軍隊上的一切事情是這麼有趣:自已一定要一心一意順著這條途徑走下去,為將來建功立業,光宗耀祖打下基礎。因此,他處處留心,不辭勞苦。儘管學校生活很艱苦,訓練要求很嚴格,學員們練佇列站軍姿,挺胸繃直,許多人受不了,暗暗偷懶,但唐漢龍卻嚴格按要求辦,以增強自己的體力。
負責訓練的教官要求很嚴,一點小動作稍微做得不合規定,上去不是拳打就是腳踢,唐漢龍也經常鼻青臉腫,吃盡了不少苦頭。很多學生確實有些吃不消,一個叫葛旦輝的人同他的老鄉王珠琳經常在背後叫苦、發牢騷:“天啊,這哪是人受的罪,全身疼痛,這些動物還不心疼